關閉
合肥:以青春之風助力文明實踐落地生根
發表時間:2020-05-12來源:安青網

  2019年以來,共青團合肥市委結合自身優勢,不斷探索創新,踴躍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最前線,以青春力量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基層落地生根。

  當好黨的傳聲筒。充分發揮新時代青少年學習新知識新理論的才能和優勢,組建由全市優秀青年、團干部、少先隊志愿輔導員、少先隊員組成的志愿宣講隊伍。團巢湖市委聚力打造5支各具特色的“紅領巾新時代文明宣講實踐小隊”,用童言童語傳頌黨的十九大、習爺爺重要講話、團十八大精神等,將“大道理”轉為“小故事”,讓廣大群眾變“被動聽”為“主動學”,入腦入心、管用有效。肥西縣上派鎮團委依托派河春暉志愿服務宣講品牌,組建志愿宣講人才數據庫,編排小品《掃黑除惡》《消散的煙花》、快板《電信詐騙防范歌》等富含教育意義的文藝節目,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國防教育和軍民共建等活動。

  踐行核心價值觀。在傳統節日、重大國際和國內節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營造文明有序的社會環境;面對新冠疫情,組織青年志愿者奮戰在防疫一線,彰顯合肥青年責任擔當。團肥東縣委通過志愿服務“一月一主題”活動,累計開展秸稈禁燒、衛生清掃、牛皮癬清理、志愿交通勸導等志愿服務活動40余場,服務群眾近9000人次;團肥西縣委組建“直播團”,憑借“網絡直播+美景代言+好物推介”新模式,集中展示了肥西縣在生態旅游發展、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工程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團廬江縣委連續14年組織“愛心送考”,累計接送考生5.7萬多人,參與車輛1.2萬多臺;團瑤海區委以學雷鋒月為契機,組織慰問下崗困難老人、“學雷鋒、見行動”“便民義診進社區”、交通安全知識宣傳等活動;團蜀山區委在反電詐、垃圾分類、天鵝湖防溺水、文明祭祀等活動中,累計招募志愿者逾1500人次,服務時長超過1.1萬小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市各級團組織組建200余支青年志愿者突擊隊,發動1萬余名團員青年投身志愿服務,他們奮戰在高速公路、高鐵站、地鐵口、社區、醫院等一線崗位,累計服務時長30萬小時,為打贏這場人民戰“疫”貢獻青春力量。

  志愿服務品牌化。結合合肥市特色和各地實際,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有效路徑,培育志愿項目,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團巢湖市委緊扣群眾需求,孵化項目菜單,常態化開展服務春運“暖冬行動”“情暖夕陽”“流動的象牙塔”“微愛課堂”等品牌服務,并借助高校優勢,推動“一院一鎮一品”志愿服務活動在巢湖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團長豐縣委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打造孵化一批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堅持以項目推動志愿服務身邊化、經?;蛯I化。團廬陽區委積極投身社區治理,組建以街鎮團(工)委為樞紐,團組織+青年社工+志愿者的基層服務隊伍,精心設計項目載體,建立完善社區團建項目年度申報機制,讓社區服務實起來。團包河區委以青圃青少年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為主要聯絡服務平臺,推出10余個志愿服務項目,其中淝河鎮“創想城鎮”-創客成長營項目入選2019年團中央“伙伴計劃”優秀項目庫。經開區團工委聯合社管局、蓮花社區委打造星星守望互助社項目,項目依托“三聯兩組一社”幫扶體系,開展志愿服務活動60余場次,幫扶自閉癥兒童及家長2500多人次,切實解決了自閉癥兒童及其家庭的困難。

  搭建服務新平臺。團市委積極推廣合肥通志愿者服務線上平臺,實現群眾“點單”、平臺“派單”、志愿者“接單”線上一條龍服務,不斷降低文明實踐活動的參與成本,實現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高效對接。建立線上志愿服務項目資源庫,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和農村(社區)實際需求,充分利用全市共青團及團屬協會的資源優勢,統籌各類志愿服務項目53個,實現全市志愿服務資源共享;籌備建立青年社會組織資源庫,在社會組織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之間建立橋梁,積極引導各類社會公益服務力量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Scan me!
責任編輯:賀 子桓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