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解決社區小事 匯聚文明新風
江蘇泰州海陵全力夯實文明實踐的社區根基
發表時間:2020-05-09來源:新華日報

  “‘魯班80365志愿集市’搭建了一個鄰里守望相助的平臺,無論是志愿者還是普通居民,都在平臺上溫暖同行,潛移默化間,實踐著新時代文明風尚……”中國文明網微信公眾號等多家知名新媒體平臺,近期紛紛點贊江蘇泰州海陵區城東街道迎春社區創新打造“魯班80365志愿集市”的惠民利民舉措。

  琳瑯滿目的生活日用品、無人看管的現金找零箱,購物付款全憑自覺,在城北街道工人社區,有一個遠近聞名的“誠信超市”,開業幾年來營業款分文不少。如今,在誠信體驗館的基礎上,這里又相繼建成好人館、民生幸福館,“三館合一”播撒文明新風。這是全國首家以“誠信超市”為載體的美德善行教育體驗館。

  “我們要用繡花的功夫把創建為民做深做細做實,讓主城區處處彰顯文明魅力?!鼻安痪?,海陵區將社區服務“小”事與文明創建融合起來,召開社區工作暨文明城市創建推進會,區長孫群提出,全區上下要聚焦面廣量大的背街小巷、城鄉接合部和老舊小區等暗角,筑牢文明實踐的社區根基,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清澈的河水,錯落有致的綠化,站在海陵迎春西路金吾橋上,九里溝沿岸秀美風光盡收眼底。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前些年這條河水體渾濁,垃圾漂浮。歷經半年整治,九里溝河道及沿岸煥然一新。

  力推文明實踐和創建活動往薄弱環節做,往城市“毛細血管”做。海陵區近年來實施了10多條黑臭河道系統整治,有效提升了城區水環境質量,通過河長制等工作做好長效管護,力求河道治理見常態、見實效、見長效。

  4月中旬,在東進小區西側的海陽東路上,綿延200多米的50多棵染井吉野櫻迎風綻放,搖曳生姿。市民紛紛來這里賞櫻,拍攝照片、視頻曬到網絡平臺,使這條新晉“櫻花大道”一躍成為“網紅”景點。

  東進小區是海陵區最大的老安置區,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有150幢住宅樓,常住人口1.2萬人。前些年,幾百個菜農和菜販沿街擺攤,近千米路段變成了“馬路市場”,連帶著周邊商鋪也跟風私搭亂建、占道經營,“環境差、出行難、噪音大”成為小區一大“痛點”。

  老百姓的痛點,就是政府工作的重點。海陵區啟動了東進小區馬路市場集中整治行動,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累計撤除違規廣告牌25塊、違建32處,勸導流動攤販近300個?!艾F在小區道路暢通,環境整潔,沿街住戶再也不用忍受噪音的困擾,大家都覺得舒心多了!”居民呂平欣喜地說。

  馬路市場取締后,海陵區在對該路段實施綠化改造升級的同時,還將路邊一處邊角閑置地塊打造成為街頭游園——隨宜園。古色古香的長廊、蒼松掩映的山石、干凈整潔的步道,新建成的隨宜園環境優雅清新。市民張學宏、張培芳夫婦每天都來這里健身,“家門口有了好去處,早上太極拳、晚上廣場舞,大家熱鬧又開心!”

  隨宜園是海陵因地制宜實施微添綠、提升居民獲得感的一個縮影。該區近年來通過對部分閑置邊角地塊進行改造,新建了60多個風格各異的綠化小游園。這些小游園或以本土鄉賢為主題,或以區域文化為主線,供居民休閑娛樂,也凸顯了城市文化內涵。

  本文開頭提到的“魯班80365志愿集市”,是迎春社區志愿者傾心打造的惠民服務項目。志愿服務隊起初由社工徐曉勇、水電工段成林、木工馬敬、瓦工孫仁慶4個人組成,在一次為孤老修繕房屋時,他們萌生了成立工作室的想法。如今,工作室現有50名骨干志愿者,6支志愿服務分隊,面向整個泰州主城區接單,專為居民解難題。

  今年抗疫期間,“魯班80365”服務不打烊,將志愿服務大集搬到網上,開展維修網上預約、教育輔導在線解題、醫療保健網絡問診等服務,成為基層社區抗擊疫情的重要力量。迎春社區還獲得了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等多項榮譽。做一些小事,方便一些居民,收獲一些笑容,正是他們對老舊小區居民最長情的告白。(記者 顧介鑄 見習記者 盧佳樂 通訊員 陳正浩 陳 娟 趙 璐)  

Scan me!
責任編輯:黨 建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