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陜西商洛:踐行新思想 探索新路徑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商南遍地開花
發表時間:2020-05-07來源:商洛日報

  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2019年2月被省委確定為全省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2019年10月,升格為全國試點縣;2019年10月24日,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暨文明單位創建推進會在商南縣召開。商南縣在積極探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基層實際、貼近群眾需求的文明實踐之路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是商南縣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升之年。該縣按照“資源匯聚、綜合施策、統一調度、多方發力”的工作思路,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在常態化推進文明實踐工作的基礎上,健全“三級聯動”機制、理論宣講機制、志愿服務機制,創新實踐載體,不斷深化拓展試點工作,為沖刺全國文明城市、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富裕美麗幸福新商南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突出頂層設計 構建聯動網絡 

  2019年2月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商南縣建成了縣級文明實踐中心、10個鎮辦文明實踐所、126個村(社區)實踐站,縣、鎮、村三級陣地建設實現了全覆蓋;成立了縣志愿服務總隊,20支特色志愿服務隊和235支縣直部門、鎮村、社會團體志愿者服務組織,形成了三級聯動、覆蓋全面、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志愿服務網絡。建立了理論宣講、文化服務、教育服務、體育服務和科技科普服務“五大平臺”,打造了愛國主義教育、文化服務、黨員培訓、黨建教育、健身體育實踐、科技科普、全民衛生健康服務、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八大實踐基地”,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近6000多場次,參與群眾近15萬人。

  建立了“三級書記”主抓制度。推行縣鎮村三級書記帶頭抓、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舉措,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各方面力量,提高了各類資源的綜合使用效率??h文明實踐中心主任、鎮實踐所長、村實踐站長具體履行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第一責任人職責,統籌謀劃、靠前指揮。

  建立了“包鎮聯戶”責任機制。實施縣級領導包扶鎮、科級干部包村、脫貧攻堅包扶單位干部包戶,各鎮辦黨委書記、鎮長(主任)各包抓一個示范站制度,按照包安排、包進度、包協調、包達標的“四包”要求,推動文明實踐工作高效運轉。

  建立了督查考核激勵制度。將各部門、各鎮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情況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基層黨建工作、鄉村振興戰略范疇一并檢查考核。制定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獎勵辦法,對文明實踐工作活躍、社會影響力大、群眾反響好的單位在工作經費上給予傾斜。

  立足群眾需求 創新實踐載體 

  始終圍繞群眾需求,突出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五大任務,持續深化“講、評、兌、幫、踐、樂”文明實踐載體,聚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商南模式”。

  “講”出新味道。圍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脫貧攻堅、衛生健康、農技服務等內容,縣鎮村三級文明實踐平臺常態化開展縣宣講團講理論、鎮村“四支隊伍”講政策、干部群眾講典型故事活動,切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到群眾心里。駐村“四支隊伍”舉辦“文明實踐大學堂”252期,開辦法律講座21期。

  “評”出正能量。常態化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范”“好公婆好兒媳”“脫貧標兵”等各類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讓身邊人學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規范開展道德評議活動,“五美庭院”、十星級文明戶等都采取家庭自評、鄰里互評,評選“五美庭院”631戶、十星級文明戶6300戶,涌現中國好人2人、陜西好人9人、商洛好人72人、省市縣道德模范166人。表彰疫情防控先進集體26個、先進個人82人。

  “兌”出新動力。持續深化“評講兌做”主題活動,將群眾參與移風易俗、環境整治納入積分管理,給獲得“五美庭院”等各類先進典型予以加分;對家居環境衛生差、不贍養老人、紅白事大操大辦等反面行為實行減分,引導群眾學先進、當先進,營造了“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環境提振士氣”的生產生活環境。

  “幫”出一家親。將“四支隊伍”和縣、鎮、村三級包扶干部納入鎮村志愿服務隊,定期入戶開展扶貧幫困、鄰里守望、助老孝老等志愿服務活動,及時把黨的強農惠農政策送進千家萬戶,通過院壩會議、談心談話等方式制定幫扶計劃、協同清理家居衛生、解決實際困難,密切了干群關系,促成了組幫組、鄰幫鄰、戶幫戶的幫扶格局。今年以來,健康守護志愿者值守防疫監測點開展義診服務1260場次,平安創建志愿者進村入戶開展排查4.1萬戶,農技傳授志愿者到田間地頭開展農具培訓71場次,文明交通志愿者到城鄉交通路口開展交通勸導活動6000多場次,甲紅志愿服務隊組織義剪活動9場次,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107件,惠及群眾1.1萬人。

  “踐”行新風尚。全面發動干部群眾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廣泛開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窗口、文明家園等文明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市民群眾從身邊做起、從市民道德規范做起,受教育群眾達12萬人次,形成了排隊守秩序、禮讓斑馬線、禮貌待賓客等城市文明新時尚。

  “樂”滿農家院。組織文化惠民志愿服務隊創作戲曲、歌舞、小品等節目,常態化巡回村(社區)開展“崇感恩、話振興”小戲小品惠民演出活動。村(社區)實踐站文藝志愿者把脫貧攻堅成果以山歌、快板、三句半、順口溜等形式進行文藝演出,有效提高了農民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和效果,滿足了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疫情防控期間,縣中心文化惠民志愿服務隊通過創作“抗疫”快板、三句半、詩歌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共編排錄制快板、三句半和民歌等16個,宣傳群眾3萬多人次。

  推行高效模式 優化志愿服務 

  充分發揮黨員志愿服務隊伍的先鋒引領作用,真正做到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立一支志愿服務隊,開展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聯系的志愿服務活動,引導群眾主動自愿參與到文明實踐活動中來,打破了以往的“干部干、群眾看”“干部臺上講、群眾臺下聽”的單一模式,讓群眾在實踐中獲得需要、滿足和提升。

  在活動力量動員上,推行干部職工帶動,吸引群眾全民自覺融入。由縣、鎮、村機關事業單位的志愿者先期帶動,常態化開展政策宣講、惠民演出、法律咨詢、健康體檢、農技培訓等農民切實需要的實踐活動。由鎮村干部、脫貧攻堅“四支隊伍”、各類先進典型、鄉賢文化骨干、五老人員作為志愿者主力,動員群眾共同參與移風易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居環境整治等實踐活動,逐漸實現資源下沉、服務下沉,再帶動各類協會組織、社會志愿團隊參與,從而逐漸實現以組織推動帶動社會力量參與,吸引更多群眾自覺融入。

  在活動形式設計上,既把握群眾需求,又靈活多樣。在基層實踐中,堅持從形式到內容、從行動到實踐、從塑形到鑄魂、從外化到內化,既讓群眾樂于接受和參與,又簡單易操作的各類實踐活動,組織和帶動群眾主動參與。先后組織開展“扶貧扶志村村行、脫貧政策戶戶到”等活動,以快板、三句半的形式宣傳脫貧政策,“評講兌做”主題活動充分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創建“五美庭院”培育敬老愛幼、鄰里互助、團結和睦、崇尚向善的文明鄉風,“明道理、崇感恩、比誠信、重自強”教育活動提升基層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這些活動都是群眾確需,人人可學可干,鎮村便于組織,真正讓群眾受教育、得實惠,知黨恩、感黨恩,激發了群眾自主脫貧奔小康的積極主動性。

  在工作推動上,注重層級分類,建立文明實踐清單。明確縣、鎮、村三級架構和工作職責??h文明實踐中心負責全縣實踐工作的統籌、指揮和資源陣地的整合使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具體負責組織推動本鎮轄區各村(社區)的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組織、推動,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具體開展本村的文明實踐活動。按照縣中心六大類38項文明實踐項目庫的內容,建立縣、鎮、村三級文明實踐清單,通過“群眾點單→縣、鎮、村三級平臺接單→縣中心審單→分級派單→志愿服務隊買單”的模式,統籌縣上和鎮村的資源活動對接,打通條塊限制,共同推進文明實踐。

  從縣城到鄉村,從機關單位到廠礦企業,從田間地頭到街頭巷尾……商南縣各級黨員干部、各界人士、基層群眾等志愿服務者正在用接地氣的文明實踐方式,更好地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已在商南縣落地生根、遍地開花。(程繼勇 張廣)

Scan me!
責任編輯:賀 子桓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