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寒亭區根據省、市部署要求,結合實際,突出特色,整合資源,創新方法,動員和激勵各級各部門特別是街道和社區、村居及廣大群眾積極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組織開展“五項工程”,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入健康開展。截止2019年底,寒亭區88個單位完成試點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80余場次。寒亭區政府累計撥款223萬元,專項用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中心、站、所)試點建設。
 
 
開展“蒲公英 童心夢”圓夢儀式活動。
突出思想引領,實施理論宣講工程
突出思想引領,真正實現走下去。以學習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傳黨的理論,講解黨的方針政策,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力求讓百姓看得見、聽得懂、有認同、愿參與、真點贊。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啟動以來,寒亭區組織宣講員深入村居、社區開展“村村大宣講”180余場。同時,各村居依托文明實踐站開展百姓宣講400余場。寒亭區檢察院文明實踐所積極開展警示教育系列教學活動,組織黨員培訓班200余名學員開展警示教育現場教學活動,接受廉政教育。
 
組織開展“鄉村振興·文明信用”工程。
突出誠信建設,實施文明信用工程
寒亭區文明辦聯合扶貧辦、地方金融監管局、團委、婦聯等部門和寒亭區農商銀行組織開展了“鄉村振興·文明信用”工程,以“文明信用戶”創評為切入點,通過金融杠桿引領鄉風文明,真正將群眾誠實守信轉化為可用的“活錢”,讓“文明信用”變成了“真金白銀”。今年,計劃將市級以上文明村全部打造成為整村授信村,對班子基礎好、文明信用戶占比較高的區級文明村也要積極爭取進行整村授信。2019年創建文明信用村(社區)174個,評定文明信用戶17786戶。截至目前,寒亭區農商銀行與各街道、社區、村推進文明信用戶評定11643戶,簽約授信7283戶,授信額達4.1億元?!班l村振興·文明信用”工程的實施,既解決了農民貸款難的問題,促進了農民增收、經濟發展,又以文明信用評定為載體推動了移風易俗、鄉村文明建設,同時,把群眾吸引到文明實踐活動中來,提升了群眾的文明誠信意識和整體素質,進一步深化了新時代文明實踐。

開展“氣象科普”文明實踐活動。
突出關愛幫扶,實施志愿服務工程
突出關愛幫扶,真正為百姓辦好事、解難事。組織志愿者采取懇談交流、心理疏導、公益幫扶等方式,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情感心理等困難和問題,引導形成鄰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難相恤的社會風尚。今年,寒亭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開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進鄉村系列活動,涵蓋環境保護、政策宣傳、扶老助困等方面,有力的推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發展。寒亭氣象局文明實踐所開展了“氣象科普進社區、進農村、進學?!蔽拿鲗嵺`活動,在社區印制社區氣象科普知識讀本,在農村發放氣象科普圖書和宣傳材料,在學校展示氣象科普儀器、氣象科普展板,分發氣象科普知識書籍,并開設氣象科普進講堂等活動。膠東調水寒亭管理站文明實踐所開展渠道清潔保護志愿服務,定期組織志愿者開展渠道垃圾清掃活動,撈取輸水河倒虹前后廢棄物,清掃輸水河兩岸廢棄物及生活垃圾,保證水質安全和環境優美。

開展“鄉村振興·文明信用”工程巡演。
突出以文化人,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突出以文化人,真正實現送服務、面對面。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在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引導群眾在潛移默化中踐行新風尚、傳播正能量。全區組建了500余人的文化志愿者隊伍,走進鄉村廣泛開展文藝演出、文化知識普及、藝術技能輔導、文化遺產保護等形式多樣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開展“百場演出進基層”城鄉文藝巡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送文藝進鄉村活動100余場。區工會職工藝術團組織80名志愿者利用節假日、重大節日走進社區、農村、企業,為社區居民、企業職工奉獻精心準備的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文藝節目,把豐富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群眾,活躍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健康義診進鄉村文明實踐活動。
突出行為實踐,實施素質提升工程
突出行為實踐,真正實現走進去。在“踐”字上下功夫,通過開展文明家庭創建、好媳婦好婆婆評選、身邊好人、道德模范評選、移風易俗等基層實踐活動,讓群眾在參與中接受教育、提升文明素質。泰祥社區文明實踐站組織社區“五老”志愿者為小學生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宣講活動,通過講述雷鋒先進事跡,激勵廣大青少年傳承雷鋒精神。寒亭區實驗小學文明實踐所定期開展“父母大講堂”為家長講解家庭教育知識,使廣大家長學習掌握家庭教育的規律,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學會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藝術,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啟發家長教育智慧,對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寒亭區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