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湖南衡東城鄉展現文明實踐新畫卷
發表時間:2020-04-13來源:衡陽日報

  近年來,湖南省衡東縣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為陣地,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凸顯“城鄉互動、志愿服務”兩大特色,打通新思想傳播渠道,在全縣培育向上向善力量,一幅幅文明新風畫卷正在衡東城鄉徐徐展開。

  貼心志愿服務 傳遞文明風尚 

  3月26日(農歷三月初三)一大早,衡東洣水志愿者協會組織數名志愿者田野拔薺菜煮雞蛋,帶上水果和鮮花,冒著滂沱大雨驅車60余公里,趕到援鄂醫護人員返衡醫學觀察點,為90多名援鄂醫護人員送上熱騰騰的薺菜煮雞蛋,用實際行動詮釋對他們的敬意。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該協會為市民和疫情防控一線單位捐贈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和生活物資;組織500余名志愿者在縣城主干道和人流密集地發放防疫抗疫宣傳單、宣講防疫抗疫知識,摸排核查登記和街面巡邏;多次組織志愿者熬制愛心雞湯慰問防疫工作人員;向湖南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捐贈新鮮大白菜、上海青、蘿卜3萬余公斤,贏得了各方高度贊揚。

  衡東洣水志愿者協會會長武國水介紹,協會作為衡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衡陽群眾”志愿者品牌創建的組成部分,有責任舉起這面旗幟,尤其是特殊時期,更要有擔當。

 

疫情期間洣水鎮志愿者慰問一線工作人員。圖片來源:衡東縣委宣傳部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衡東縣以“衡陽群眾”品牌創建為統攬,成立了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為第一副組長,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衡陽群眾”品牌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由縣委副書記、縣長任總隊隊長,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任副總隊長、各部門志愿服務分隊隊長任成員??傟犗略O紅色理論同心、文化惠民連心、科技技能強心、法律法規正心、民生幸福暖心等5支志愿服務分隊,每支分隊再設多個支隊,形成了“1+5+X”志愿服務隊伍局面。目前,衡東縣有志愿者115192人,組建了312支“衡陽群眾”服務隊伍,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傳遞文明風尚,弘揚社會正氣。

   

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宣傳欄。胡建軍 攝

  培育文明新風 破除陳規陋習 

  “婚慶喜事要新辦,喪葬禮俗要簡辦,自然環境要愛護,賭博吸毒要遠離……”這是目前衡東縣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協會等群眾組織作用,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

 

湖南美麗鄉村示范村——馬房村。圖片來源:衡東縣委宣傳部 

  近日,白蓮鎮白蓮村紅白理事會會長陳正申向記者介紹,以前村里一場紅白喜事,最起碼花費十幾萬元,現在倡導移風易俗后,四五桌酒席就辦了,人情負擔輕了,辦酒人的開支也大大減少。

白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銘牌。胡建軍 攝

  記者了解到,2018年9月,一場由衡東縣文明辦、白蓮鎮人民政府主辦的“推動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風”簽名活動在全國文明村白蓮鎮馬房村舉行。兩年來,通過馬房村的示范,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縣逐漸探索出一條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好路子。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衡東縣成立由鎮鄉、村組(街道、社區)主要負責人掛帥的移風易俗勸阻“紅白喜事操辦”領導小組,走(街道、社區)村入戶宣傳紅白喜事從簡,聯點干部及村干部做好正面宣傳工作,耐心細致地宣講政策。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勸阻停辦壽宴140余起,推遲婚慶喜事700余起,簡辦喪事200余起。

  文化惠民活動 增強精神力量 

  為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成效,衡東縣將“文化強縣”戰略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有機融合,深入挖掘衡東文化資源,持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扎實推進文化惠民活動,進一步提高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積極性。

  去年,衡東縣先后將“國是千萬家——我們的節日·中秋衡東吟誦會”“我是雷鋒家鄉人,湖湘文化送春風”“湖南衡東首屆陳少梅文化藝術節”、中國鄉村之聲“廣播惠農·愛在鄉村”“我的中國夢,湖湘文化進萬家”暨衡東縣“演藝惠民·送戲下鄉”“輝煌七十年·衡州好家風”廉潔演講比賽、“秋天的傳奇”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晚會等10多個文化惠民活動送到百姓身邊,讓群眾在多姿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獲得精神滋養,增強精神力量。

  2019年9月25日,楊林鎮洣南社區一場“洣南之光”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暨頒獎、慰問活動,展示了社區向上向善的文明鄉風建設成果。

  據了解,2018年8月,洣南社區戴上了“基層組織軟弱渙散社區”帽子。為加強社區班子建設和整改,衡東縣委成立專項整頓工作組,由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劉運仕擔任組長,選派了縣委宣傳部工會主席張鐵雄擔任楊林鎮洣南社區第一書記,進駐社區進一步加強組織整頓工作。先后開展了扶貧濟困、人居環境整治、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宣傳教育、巾幗心向黨·禮贊新中國廣場舞展演等系列活動,以文明新風帶動社區發展。不到一年時間,就摘除了“基層組織軟弱渙散社區”帽子。

  洣南社區黨支部書記單松泉介紹,目前社區居民遵紀守法的意識明顯增強,好人好事層出不窮,一個充滿活力、和諧平安幸福的新型社區正逐步形成。(記者 胡建軍)

Scan me!
責任編輯:賀 子桓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