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民心的志愿服務、“訂單式”類別化的幫扶、各式各樣的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河北省衡水市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整合各類資源、凝聚工作合力、積極作為,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衡水市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625個(其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9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515個),各項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如春風化雨,廣潤百姓心田。
科學謀劃 高位推動 試點先行矩陣鋪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睘樾聲r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指明了方向和目標。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后,衡水市委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并作出重要批示:宣傳部學習研究,結合衡水市實際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改善基層宣傳工作。
衡水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現場觀摩推進會
《關于衡水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經市委常委(擴大)會議研究通過,并對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總體要求、建設標準、運行機制、工作步驟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市委書記王景武強調,要下大力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福華多次在宣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作為今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抓手,省試點縣武強、景縣要先行一步,為工作全面鋪開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徑、經驗。衡水市成立了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指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和探索工作。至此,按照先行先試的方針,一場集“線上+線下”全方位推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如滾滾春潮,在衡水大地上鋪開。
衡水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培訓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調研、分析、探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為此,衡水市先從外地“取經”上尋找“突破口”,多次組織各縣市區文明辦負責同志赴山東省膠州市、河南省駐馬店市“取經”,近距離、多角度地學習先進地市取得的經驗成果。與此同時,積極參加省文明辦組織的觀摩培訓活動,學習聽取河北省其他地市的典型經驗,并多次組織召開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培訓推進會,加快培訓交流,梳理思路,加快建設工作進度?!拔覀冞吽伎歼吿剿?、邊實踐邊總結?!笔形拿鬓k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衡水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依托優勢資源,突出本地特色,結合群眾美好生活的需求,一場以試點建設為突破口的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大幕拉開。
創新方法 打通平臺 志愿服務融入百姓生活中
不斷壯大的志愿者隊伍,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項目,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務團隊……近年來,伴隨著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的不斷深入,衡水市志愿服務工作取得累累碩果,為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中,衡水以志愿服務為抓手,調動各方力量,創新辦法,精心設計活動項目,著力盤活打通資源平臺,走出了一條堅持文明實踐中心與志愿服務中心建設同步推進的新路。
2019年11月10日至14日,在武強縣東孫莊鎮東五祖寺村、東唐旺村,一臺臺精彩的戲曲演出讓村民們過足了“戲癮”……在衡水,像這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在以各種方式走進百姓的生活中。
武強縣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活動現場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開展以來,衡水市堅持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優質的志愿服務資源,從全市已注冊的24萬多名志愿者中,推選出熟悉黨的理論、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宣講能力強、業務素質精、熱心社會公益的優秀志愿者,組建了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這些來自本土、扎根群眾身邊的志愿服務隊,佩戴著專屬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胸牌,高舉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旗幟,深入田間地頭、社區街道,把群眾最急需、最迫切的需求,變成實實在在的貼心服務,掀起了志愿服務與文明實踐活動的熱潮。
如今,衡水市已經初步形成了由黨員干部、專家學者、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駐村干部等組成的創新理論、方針政策宣講隊伍,由科技專業技術人員、法律行業領域人才等組成的科技技能、法律法規宣講隊伍,和由“衡水好人”、道德模范、文藝志愿者等組成的志愿服務骨干隊伍。他們用群眾“聽得懂、喜歡聽”的鄉俗俚語倡導文明,活躍基層文化生活,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百姓家門口的服務中心,辦成群眾的精神“加油站”、科技“補給站”、法律“咨詢站”、醫療“救助站”,把服務送到百姓的心坎上。截至目前,文明實踐志愿者已達8500余人,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80余場次,惠及群眾22萬余人。
讓群眾當“主人” 特色服務精準對接群眾需求
在景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廳里,來自市人民醫院的醫療專家組成醫療志愿服務隊現場診療,受到當地群眾熱烈歡迎。
景縣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暨衡水市人民醫院(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專家大型義診
文明實踐活動接地氣,才有生命力。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啟動以來,衡水各地以群眾需要為導向,結合經濟發展、地理環境、文化資源等,積極探索創新工作理念和形式手段,真正讓群眾當“主人”,堅持“聽群眾說”和“向群眾講”相結合,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宣傳理論只有真正“接地氣”,才能“有人氣”。作為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省重點縣,武強縣組織開展了農村群眾思想文化狀況和需求大調研活動。調研組走進全縣20個鄉村,到1000多戶農民家中填寫調查問卷,并舉辦了20場座談會,真正俯下身去了解老百姓最想聽、最想看、最迫切的政策需求。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村振興等主題輯印80余篇優秀宣講稿件,為分眾化精準化宣講做足了準備。
在景縣,“1個總隊、17個大隊、1232個小隊、9個特色支隊”的專兼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網遍布群眾身邊。他們主動收集和征求群眾的各種訴求和建議,使志愿服務在雙向互動中豐富“菜單”、實現“點單”,推動服務模式向多元化轉變。景縣還在全省率先開發了志愿服務“點單”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平臺將群眾需求和志愿服務精準對接,真正實現了從“上菜”到“點菜”的根本性轉變。景縣還探索把“滴滴打車”模式引入到志愿服務工作中,即群眾在公眾平臺“點單”后,志愿者實行“搶單”,服務完成后打卡積分,群眾還可對志愿服務質量給予評價。
景縣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進萬家活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主人就是‘群眾’!”衡水市文明辦工作人員介紹,正是這一項項緊貼民意的文明實踐活動,幫助群眾實實在在解決了難題,贏得了信賴,匯聚了民心。
精心設計 把文明實踐落到實處
部門團隊下沉服務、專業團隊精準服務、鎮村團隊自我服務,為進一步增強文明實踐的實效性和感染力,衡水市依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思路,積極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風送到基層,并得到群眾認可。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開展以來,為進一步提升農民群眾的現代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衡水結合本地實際,制訂了《衡水市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鄉風工作方案》,在全市4860個行政村建立了紅白理事會,4630個行政村建立道德評議會,4836個行政村修訂了村規民約,農村結婚彩禮、婚喪喜慶費用等明顯下降。與此同時,衡水市以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為載體,用特色文化墻打造鄉村文明新景觀。全市共繪制文化墻27萬余平方米,整治標語廣告11萬余平方米,整治私涂亂畫8萬多平方米。
特色文化墻
村容村貌
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試點縣,自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武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探索實施“破陋習、樹新風”核心項目,引導廣大村民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尚,涌現出了周窩鎮、李封莊村、郭家院村等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典型。
周窩鎮采取鎮、村一體打造,確立鎮黨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一起抓的模式,利用理論政策、扶貧幫困、文藝健身、道德評議、義務巡邏和巾幗志愿服務隊六支隊伍,用通俗易懂的鄉土語言,說老百姓聽得懂、愿意聽的,以身邊事講大道理,以親身經歷話鄉村振興,為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供了強大內生動力。
李封莊村則結合村民生活習慣,利用晚上7時至9時的休閑時間,辦起了“培訓夜?!?。講黨課、開黨員群眾大會、開展農業服務業養殖業培訓、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培訓夜?!辈粌H內容豐富,而且縣委書記、鎮黨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更成為李封莊村的義務培訓員,如此“接地氣、聚民氣”的實踐活動已成為村民們最樂意參加的集體活動。
2012年,郭家院村在全縣率先成立了“村民食堂”,為村民節約了很大開支,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郭家院村“村民食堂”曾榮獲中宣部全國“節約之星”稱號。如今,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創建活動中,郭家院村繼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30多個村建起并使用了村民食堂,100多個村建起了“移動大鍋臺”,實現了“鄉村大鍋臺”全覆蓋。據不完全統計,只此一項每年可為群眾節約各類費用300多萬元,破除了鋪張浪費的陋習,樹立了文明新風尚。
一方小院,絲竹陣陣,歌聲激蕩……去年11月13日,深州市榆科鎮榆科村的鄉野梨園文化大院內,一場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主題的文藝匯演正在舉行,吸引了來自十里八鄉的農民群眾。深州市把鄉村文化大院作為重要抓手,采取政府幫建、文化能人自建、企業捐建等形式,大力創建鄉村文化大院,形成以“鄉村文化大院”為中心、以基層群眾為主體、遍布城鄉的“小微文化圈”,通過組織開展基層宣講、專題文藝匯演、創辦文化墻等,采取寓教于樂、接地氣的形式,讓黨的聲音第一時間“飛入尋常百姓家”。目前,深州市共建成示范性文化大院52個、標準文化大院140個,在建文化大院全面開花,提檔升級全面推進,基本實現村村全覆蓋。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戰略之舉。
學雷鋒志愿服務義診活動現場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大路上,衡水市腳步堅定,將繼續堅持把服務做到百姓心坎上,將政策、法律、醫療、思想等真正送到百姓身邊,讓老百姓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