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以“五個堅持”全面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通過“七個來”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工作開展,切實發揮作用起得效果,受到人民群眾的好評。
“五個堅持”包含以下工作。
一是堅持為民服務。聚焦農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從他們追求幸福、快樂、滿意的具體事情入手,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務聚民意,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解決生活困難和精神困惑,在服務群眾中教育引導群眾,在解決問題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堅持求實務實。針對農村群眾的實際需要,結合農時季節、重要節慶等時間節點,開展理論宣講、政策解讀、文藝演出、便民服務、科學普及等組合式活動,宣傳群眾最想聽的內容,開展群眾最喜愛的活動,講解群眾最想學的知識,提供群眾最需要的服務,解決群眾最鬧心的難題,融化群眾最難解的癥結,溫潤心靈、溫暖人心、溫和鄉鄰。
三是堅持重在實踐。注重開展宣傳教育與引導農民實踐參與相結合,理論宣講與技能傳授相統一,群眾點單與志愿者接單相銜接,既學習又實踐,既明理又躬行,實現教育與實踐的良性互動,讓農村群眾在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中體悟美好生活、提高自身素質。
四是堅持用好網絡。積極運用“學習強國”網絡平臺的資源,運用縣級政府門戶網站,運用“兩微一端”等新技術新應用,運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黨員遠程教育等載體,注重發揮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傳播功能,向農村群眾推送學習內容,開展學習交流,實現文明實踐活動網上網下同頻共振相映成輝。
五是堅持抓好重點。縣、鄉鎮、村各級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深入農村群眾,既組織推動又帶頭實踐,增強工作的感召力覆蓋面。加強對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孤殘兒童等困境兒童,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對農村長期在外務工人員,利用春節返鄉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集中性文明實踐活動,引導他們感受家鄉新變化,為家鄉發展作貢獻。
“七個來”包含以下工作。
一是“講起來”,成立志愿宣講團,進鄉(鎮)、進社區、進部隊、進教堂、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行全覆蓋宣講。
二是“評起來”,組織群眾對社會上特別是發生在身邊的現象開展評議,開展推薦身邊好人、道德模范活動等,用身邊事,教育引導身邊人。
三是“幫起來”,采取上門拜訪、懇談交流、心理疏導公益幫扶等方式,協調家庭鄰里關系,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孤殘老人,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情感心理等困難和問題。
四是“樂起來”,培育挖掘各類文藝人才,開展形式多樣、接地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五是“慶起來”,抓住傳統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等活動,培育文明禮儀,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六是“賽起來”,適時舉行理論政策、家風家教、科學技能文化節目等展示,讓群眾在一起比一比、賽一賽,起到比學趕超、共同提高的作用。
七是“用起來”,用新思想凝聚新共識,新作為彰顯新氣象。
截至目前,普洱市共有10個縣(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08個鄉(鎮)級文明實踐所、1055個村級文明實踐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省級試點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