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安徽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奏響脫貧攻堅主旋律
發表時間:2020-01-09來源:新華網

  作為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始終堅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通過宣講引領、干部幫扶引導、典型榜樣帶動,補足貧困戶的精神之鈣,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創建安徽省文明城市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加強領導 推動全民參與 

  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自建設以來,各級各部門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在各鄉鎮(開發區)和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區)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并建立相應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分隊。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鎮、村、組、人四級合力的組織體系,建立了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6個鄉鎮(開發區)和210個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87個村(社區)文明實踐站實現了全覆蓋。打出培育鄉風文明組合拳,建設面向群眾、服務群眾,營造新時代文明志愿服務活動人人參與、人人知曉、人人受益的濃厚氛圍。

  搭建隊伍 突出服務對象 

  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理論宣講、脫貧攻堅、文化惠民、教育科技、醫療衛生、質量安全等方面優化配置“1+12+N”志愿服務隊,實行縣四大班子領導包保鄉鎮和縣直單位新時代文明實踐掛點聯系制度,縣四大班子領導帶頭到基層農戶家中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宣傳、大落實”等脫貧攻堅志愿服務活動,帶頭到鄉鎮、機關、社區、農村、學校等地進行理論宣講,把黨的創新理論及扶貧相關政策講清楚、講明白,面對面與群眾交流,把黨的溫暖第一時間送到群眾身邊。

  精心“配餐” 精準服務群眾 

  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聚焦群眾所思所盼所需,推深做實志愿服務機制建設,依托志愿服務隊,心貼心的幫助群眾。針對村上的留守老人和兒童及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全方位構建縣鄉村“三合一、五合一養老托殘”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為不方便的群眾提供服務。為了給廣大群眾精心“配餐”,脫貧攻堅志愿服務隊進村入戶了解情況,認真疏導貧困群眾思想,為貧困群眾提供各種支持;科技志愿服務隊結合當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缺乏技術的實際“做特色餐”;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分隊以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宗旨,不定期進村入戶為群眾開展“志愿送餐”;文化惠民志愿服務分隊依托鄉村大舞臺,根據城鄉群眾的不同文化需求開展“對口定餐”等,開展群眾最喜愛的文化活動,講解群眾最想學的知識,提供群眾最需要的服務,讓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

  思想引領 鼓舞群眾士氣 

  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用生動具體的實踐、群眾身邊的典型、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傳播到群眾中去,用先進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熏陶,引導群眾、鼓舞群眾。始終堅持“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活動就要延伸到哪里”,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引領思想認識、傳播黨的聲音、培育鄉風文明、傳承優秀文化的主陣地,通過悠揚婉轉的歌聲、詼諧幽默的小品、還有扶貧知識問答、寓教育于娛樂等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內容,喚起當地群眾建設美麗家鄉的熱情,引導貧困群眾克服“等、靠、要”思想,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脫貧動力,豐富貧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真正把廣大農村群眾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大力弘揚自尊、自強精神,增強脫貧主體意識,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實現真脫貧,脫真貧。

  截至目前,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活動1300余場次,受眾12萬余人,挖掘選樹孝老愛親、家庭和睦、脫貧攻堅、創業勵志等先進典型1300余例,切實發揮了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的作用,為助力全縣整體脫貧摘帽和安徽省文明城市創建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理論支持。(靖大儒)

Scan me!
責任編輯:賀 子桓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