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天津西青:文明共建譜新曲 善美城區展新顏
發表時間:2019-11-15來源:天津日報

京杭大運河楊柳青御河景區。

  2018年以來,天津西青區委、區政府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為契機,深入推進城區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區形象,為居民創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環境。西青區以民生薄弱環節為主攻方向,直面問題、立行立改、為民惠民,上下聯動協調配合,推動全區文明城區創建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千年古鎮 文潤西青展風采

  “全國最熱的地方是西青!”在著名演播藝術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指導虹云渾厚的嗓音中,拉開了“祖國萬歲 文潤西青”演出的序幕。鏗鏘有力的中華經典詩文朗誦、展示力量與美的武術表演、象征楊柳青年畫娃娃的少兒舞蹈……藝術與經典交相輝映,現場高潮迭起,掌聲不斷。

  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是文化的內在價值。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孕育了西青厚重的歷史文化,使西青成為崇文厚德、人杰地靈之地。近年來,西青區推動公共文化建設,提升完善區圖書館、區文化館、少年宮、影劇院等文化設施,實施占地13公頃、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的新文化中心建設,投入1億多元建成9個達標的文體中心,總建筑面積達到2.4萬余平方米。繼續建設西青區體育公園,推進了9所公辦學校體育場向社會開放。先后建成149個村社書屋,努力讓群眾的文化活動有去處、有空間。

  加大群眾文化投入,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群眾文化建設,建成1100余支群眾文化隊伍,常年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舉辦元宵節大型燈展、“運河記憶”非遺周、楊柳青木版年畫節、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化獻禮等系列文化活動,以特色文化底蘊和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城區文明氣質,公共文化服務的“陽光”遍灑西青百姓生活的每個角落。

  改善民生 宜居宜行順民心

  用心改善“小菜市”,真情服務“大民生”。西青區將創文工作與菜市場星級達標工作相結合,按照《全國文明城區測評體系》要求,定期對全區菜市場、大型超市督導檢查,經營者不得亂擺亂堆,不得阻礙消防安全通道,不得侵占和破壞公用設施,提升全區菜市場標準化水平。開展“誠信經營、文明服務”活動,深入全區37個市場、11個超市,規范設置文明誠信經營公益廣告,展示文明用語,設立方便實用的食品質量檢驗監測站,為消費者提供放心舒適的消費環境和文明體貼的優質服務。

  深化“紅色物業”創建,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按照《關于全面推進“紅色物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在全區建立49個“紅色物業”試點社區,社區物業均與所屬居委會進行了對接,物業服務水平有了極大提高。

  寬敞的辦證辦事窗口,熱情周到的“陽光服務”,生活在西青區的居民,切實感受到近幾年辦事越來越方便了。西青區全面優化營商和便民服務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 “政務一網通”改革和“一制三化”審批制度改革,創新出臺“24小時預約審批”等服務舉措,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就近辦”。實現“一顆印章管審批”“一個號碼管服務”,優化服務流程,完善服務熱線,不讓群眾跑冤枉路,“最多跑一次”事項不低于90%。建成南北兩個市民服務中心,設立業務辦理大廳,社保、醫保、電費、燃氣費、自來水費繳納等業務均可在業務大廳辦理,大大方便了居民。

  建設友誼南路延長線、廣樂道等道路23條,打通阜錦道、紫陽道等一批斷頭路,方便了群眾通行。增設交通護欄60多公里,施劃停車泊位8萬余處,改善道路行車秩序和停車秩序。新建、改造122處信號燈點位,增設14處電子警察點位,在重點路口加裝行人違章語音提示器。形成智能交通網絡,對交通安全隱患進行全面細致排查,分類梳理道路夜間照明不足、沿河防護設施缺失、信號燈電源故障等問題,協調相關責任部門解決完善,確保居民安全文明出行。

  西青區政府投入資金招募交通文明勸導員400余名,1名交警配備4名文明勸導員,在全區重要路口以及10個交通示范崗位執勤警力,對非機動車、行人不遵守交通信號燈、隨意跨越中心隔離護欄等不文明交通行為進行勸導,提升廣大交通參與者的文明意識,營造文明交通氛圍。

  秉禮尚義 德耀四方聚善意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多年來,西青區廣泛開展道德模范選樹活動,連續舉辦六屆“感動西青”模范人物評選,全區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市級道德模范和中國好人15人、天津好人160余人、感動西青人物和西青好人220余人,再用身邊典型帶動群眾做好事、當好人,崇德尚善蔚然成風,百姓素質明顯提升。

  西青區大力開展系列好家風傳承活動,累計尋找最美家庭507戶,其中全國最美家庭8戶,市級最美家庭182戶。今年,區婦聯與區委宣傳部聯合開展“創文明之城·建最美之家”活動,通過近200場家風村風大家談、好家庭好家風宣講活動,發現最美家庭203戶,其中2戶獲評全國最美家庭,24戶被評為天津市最美家庭。有聲有色的創建活動深入千家萬戶,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正在形成,居民文明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志愿服務 善美人心匯暖流

  一個城區的進步,離不開強大的精神支撐?!皠撐摹睕]有旁觀者,人人都是參與者和推動者。在西青5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注冊志愿者19萬多人,志愿服務隊達到1500余支,人與人之間友愛互助蔚然成風。志愿者活躍在環境衛生清整一線、民生服務一線、創文宣傳一線,他們疏導交通、清潔社區、關愛老人,如春風化雨,似水潤萬物,提升了社會溫度。

  道德需要引領,風尚重在培育。西青大地上不斷涌現出感人至深的事跡,出租車司機孫玄,多年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被評為全國“最美志愿者”;王婭大姐,因捐出所有財產助學,身故后捐獻遺體,供醫學研究而感動津城,榮獲“中國好人”稱號。同時還擁有孫國付、于麗霞等一大批全國和市級優秀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務社區、志愿服務項目等,不斷放大主流價值影響力,使西青區模范典型引發的“典型效應”發展成為“群體效應”,進而擴散成為“社會效應”。

  西青區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結合雙聯系雙報到,開展全區機關事業單位“星期六志愿服務活動”,每周組織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清整、農村全域清潔化環境衛生清整、社區環境衛生清整等多個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清整環境衛生,宣傳文明創建成效,提高居民對創文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

  因為文明,生活會更加美好;因為文明,陽光會更加絢爛。一個城區需要精神的支撐,一個城區需要道德的引領,創文永遠在路上,讓文明之花遍開西青大地?。ㄍㄓ崋T 趙營 董雙 邢林)

Scan me!
責任編輯:賀子桓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