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云南隆陽:文明實踐進基層 時代新風拂萬家
發表時間:2019-11-13來源:保山日報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要延伸到哪里。近年來,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著眼于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盤活各類資源,調動各方力量,構筑“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四級聯動陣地,通過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將文明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角落,讓新時代的新風尚浸潤群眾的心、豐富群眾的腦。如今,無論是走進街道社區還是身在鄉鎮村子,文明實踐活動之花的芬芳都會撲面而來、沁入心脾。

  組隊伍  讓群眾心有所系

  “自從有了3支隊伍,金竹田村,打牌猜拳劃酒賭博的陳規陋習基本沒有了。尊老愛幼、鄰里和睦、文明健康、提升人居環境成為村民的普遍共識和行動?!碧崞鸫謇锏南﹃柤t調解隊、半邊天文化隊、青壯年義勇隊3支隊伍,漢莊鎮金竹田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楊國發話里就有抑制不住的喜悅。

  2016年村里推行殯葬制度改革,任村干部跑斷腿、磨破嘴,工作還是進展緩慢。于是,村黨支部就把老黨員、德高望重的老人組織起來,共同做村民的工作。有情有理的說教,入腦入心的宣傳,慢慢解開了群眾心里的疙瘩。最終,全村殯葬改革全面完成,火化率達到了100%。

  其間,這群老年人因主動承擔起了調解家庭糾紛、鄰里矛盾的工作而被稱為“夕陽紅調解隊”。它發揮的作用讓村委會干部們眼前一亮,一個大膽的想法隨即跳了出來——把更多的群眾組織起來,讓他們共同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管理,成為村黨支部功能職責發揮的有效補充。2017年7月、2018年初以青年為主力的青壯年義勇隊和以婦女為主力的半邊天文化隊相繼成立。它們分別負責村里的救災搶險、治安防控、義務勞動等工作和文體健身、環境保潔、尊老愛幼等工作。2018年底,金竹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這3支隊伍成為了文明實踐活動的主要力量。隨著活動場所的建立和功能的完善,以及制度的建立健全,實踐活動的機制化、常態化,3支隊伍的職責也隨之延伸到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感恩教育、節慶活動、評先評優等方面。有效的載體、豐富多彩的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美德、良好的民風家風,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到群眾的生產生活、一言一行中,使文明實踐在金竹田村散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讓昔日貧困落后的小山村面貌煥然一新。

  在隆陽區,每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都活躍著這樣由群眾組成的志愿者隊伍,作為文明實踐活動的參與者與傳播者,他們將實踐的內容覆蓋至基層綜合管理、宣傳宣講、關愛幫扶、文化活動等方方面面,并貫穿于柴米油鹽、家長里短中,用有泥土味的語言、有激情的歌舞、有溫度的幫扶、有熱情的服務講理論、傳文化、獻愛心、送服務。

  建陣地  讓群眾心有所寄

  居住在辛街鄉鄒里社區,居民們的心里滿是幸福感。社區內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里,智慧社區、健身房、圖書室、服務站、影院等一應俱全,還配套建設了文化廣場、衛生室、幼兒園、紅白喜事場所等?!皦粝爰覉@”這個經村民提議并投票產生的社區名字,是易地扶貧搬遷戶對現在生活滿意的一種表達,也承載著他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先前的鄒里社區居民并不是這樣。由于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小區內的居民分別來自辛街鄉、漢莊鎮、芒寬鄉、瓦馬鄉、瓦窯鎮,人生地不熟,加上生活環境、生活習慣不一樣,并且一些人對搬遷這個事心里一直在打鼓。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把住進樓房的居民的心也關了起來。接觸少、交流少,居民的心自然難以聚到一塊兒。如何讓居民走出房門,打開心門,更好地融入社區大家庭,成為社區黨支部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8年初,通過整合村級公共服務陣地資源,鄒里社區在原來建立的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的基礎上,建起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打造服務陣地、文化陣地、宣講陣地,著力構建群眾的“精神家園”。

  實踐活動中心一樓大廳,是鄒里社區為民服務站,不需出社區,居民要辦各種證、照或收繳各類生活費用均可在這里完成。社區還成立了黨員志愿服務隊、夕陽紅服務隊、巾幗志愿服務隊、青年志愿服務隊4支隊伍,從生活點滴入手,為群眾提供全方位服務。有形的平臺和無形的載體相結合建起的服務陣地,讓居民有了歸屬感。

  老年大學、紅色影院、文化廣場等則是鄒里社區的文化陣地。利用這些資源,社區以文化活動為引領,用歌舞的形式,借舉辦節慶活動之機,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將移風易俗、傳統美德、法制宣傳、感恩教育等內容融入其中,在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的過程中,弘揚新風尚、傳播正能量。

  智慧社區、樓梯間的展示墻、能容納500人的會議室是社區的宣講陣地。在這塊陣地里,干部進所講政策、專家進所講技能、鄉賢進所講德治、脫貧戶進所講感恩、致富能手進所講創業創新,著力破解群眾“精神貧困、動力不足”的問題,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大課堂”,群眾增收致富的“孵化器”。

  一塊陣地一片風景。在這些陣地上,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文明實踐,筑起了鄒里社區居民的“夢想家園”。

  陣地建起來,組織強起來,氛圍濃起來。事實上,在隆陽區,每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點)就是一塊大陣地,在基層黨組織引領下,依托這塊陣地,隆陽區打通了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收到了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成效。

  增活力  讓群眾身有所憩

  陣地建起了,隊伍組起了,關鍵是如何用起來、活起來。在隆陽區,結合時代發展主題和傳統美德、弘揚優秀文化的傳承,每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地都在探索、在豐富。

  每月10日,永昌街道紅廟社區志愿者服務隊都會到西大溝開展清河行動。在春節、端午節、兒童節等節慶日,志愿者服務隊結合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開展寫春聯送溫暖活動、包粽子送溫暖及“小手拉大手”等活動。日?;顒又?,志愿者們走家串戶,為老年人義診,幫他們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

  在仁壽門社區,家家戶戶門上高掛著“文明家庭”“美麗庭院”“美麗庭院示范戶”等牌子,評先評優活動助推精神文明走進每家每戶,展示著社區居民的精神風貌,一塊塊牌子成為社區居民文明進步的標志和符號。

  同樣,青華街道紅花社區每年組織開展兩次“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平安家庭”等評選活動。經常開展社區內各團隊比賽,積極參加街道或區委、區政府組織的廣場舞比賽、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拔河比賽等文體比賽。利用傳統節日慶?;顒娱_展包粽子比賽、廚藝比賽等。結合各類評比活動,組織婦女開展刺繡等手工藝比賽,組織青少年兒童開展朗讀比賽等。

  不做表面工作,不講空泛的大道理,每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都在落細落小上下功夫,通過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使群眾在輕松娛樂中達到相互激勵、共同提高的效果。

  如今,根據自身特色和優勢,一些鄉鎮、街道、社區,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點)“建、管、用、育”一體化的成效,逐漸打造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群眾性品牌文化活動。(本報記者 王曼華 姜吉福)  

Scan me!
責任編輯:賀子桓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