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奏響文明和諧新樂章 看諸暨文明實踐的“加減乘法”
發表時間:2018-08-07來源:浙江文明網

  錦繡諸暨,西子沉魚,浣水流韻。

  天然山水與人文歷史相融相合,城市發展和鄉村振興共創繁榮,坐擁天時地利人和的諸暨,是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去年11月,諸暨更是以優異成績,一舉創成全國文明城市。一股文明實踐清風,使這片土地由內而外煥發出新的生機。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宣傳普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是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諸暨是我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之一,作為“楓橋經驗”的誕生地,諸暨以打造“浙江標桿、全國示范”為目標,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

  在12個鎮街20個村開展試點,構建“實踐中心—實踐所—文化禮堂”三級實踐體系,組建市志愿服務總隊、鎮志愿服務中隊、村志愿服務分隊三級實踐隊伍。全面開展宣講思想理論、共建“紅色家園”,創新“楓橋經驗”、共建“平安家園”,傳播文明風尚、共建“和美家園”,實踐善行義舉、共建“愛心家園”,傳揚優秀文化、共建“精神家園”等五大實踐活動,不斷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走進諸暨,不論是城市、小鎮還是鄉村,你都能感受到人們的臉上洋溢出的自信與平和。以新思想為引領,民生為根本,群眾為主體,創新為要義,文明和諧新樂章在浣江兩岸奏響。

  減法:移風易俗 為老百姓減負

  一場移風易俗的“攻堅戰”:160個試點村,剎住大操大辦“面子風”,破解盲目攀比“人情網”。

  諸暨璜山鎮溪北村,這個背山面溪、藏在蔥蘢中的古老村落,成為移風易俗的典范。

  曾經,璜山鎮溪北村紅白喜事盲目攀比,小工紅包、禮品等問題嚴重,菜肴、爆竹、煙酒等浪費普遍。今年年初,溪北村率先“破繭”,成立紅白理事會,建立規章制度,規定“小工回禮不發紅包”“香煙不超20元/包”“瓶裝酒、飲料上桌不超100元”等,受到一致響應,全村無一違規。

  “紅白理事會不僅減輕我們的壓力,也不會丟了人情臉面,還把各項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大家都十分支持和贊同?!毕贝宕迕裥旖鹫f。

  以“村兩委主導、理事會主力、群眾主體”的“溪北經驗”為基礎,諸暨成立全市移風易俗領導小組,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為契機,全面推開移風易俗工作,受到群眾一致響應。其他村也主動要求參與試點,紛紛組織學習取經,浬浦鎮盤山村一殘疾老人向鎮黨委寫信呼吁推廣,試點工作持續擴面,目前已覆蓋160個行政村,實現由“盆景”到風景的轉變。工作推進兩個多月以來,試點村紅白喜事無一“破例違規”,平均每場節支5萬余元。

  移風易俗工作由點及面穩步推開的同時,諸暨根據每個村的具體情況,一村一策實行深入推進。

  各試點村著眼個性化立規,由村兩委、紅白理事會在考察先進、走村入戶、聽取意見的基礎上,集體議定切合實際、滿足需求、群眾認可的紅白喜事操辦規章。如東白湖鎮陳蔡村規定辦酒只用農家“土燒酒”;楓橋鎮楓源村規定迎親娶親杜絕雇用豪華車輛、大型樂隊,白事不搞道場;同山鎮吉水坑村規定過“小年”取消大辦酒席傳統。

  草塔鎮上下文村黨支部書記楊七明,是當地頗有威望的“明星”書記,為了消除村民的思想顧慮,他在酒席現場宣讀紅白理事會規定,幫助當事人分發20元以下標準的宴席香煙?!爸鸩絼駥Т迕?,鋪張浪費不是面子,勤儉適度才是面子?!睏钇呙髡f。

  發揮村民自治作用,確保規章落地,各鄉鎮吸收有威望的鄉賢、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臺門宗親”組建紅白理事會,發揮“連心橋”“老娘舅”作用,及時掌握婚喪嫁娶動態,以每村首場紅白事為突破口,堅持“婚事提前介入,白事第一時間上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好戶主思想工作,推動移風易俗,讓文明新風尚成為百姓習慣。

  移風易俗關系到每一個人,諸暨發動全員,實行上下聯動合力推廣。

  鎮“一把手”親自動員部署,親抓督促落實。村兩委會牽頭,紅白理事會具體落實,并通過黨員聯系制度深入宣傳發動,一個運行順暢、職責清晰的工作格局已形成。

  追本溯源,防微杜漸,諸暨強化源頭管理,聚焦家宴行業舉辦“新風尚”特色菜單評選,組織廚師簽訂節儉辦酒承諾書,聚焦適婚群體組織“移風易俗·婚禮新風”“婚事簡辦我倡議”等活動,聚焦婚慶行業成立公益婚慶車隊、簡婚志愿者聯盟。注重宣傳引導,運用新聞報道、文藝作品、鎮村微信群、身邊鮮活案例、村書記現身說法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移風易俗典型經驗,幫群眾算清“經濟賬”,移風易俗在全市上下蔚然成風。

  加法:人文關懷 架起幸福風景線

  一股人文關懷的春風:14個村建立關愛基金助老扶弱,7.2萬余名注冊志愿者雪中送炭,137家農村文化禮堂打造惠民風景線。

  7月24日,阮市鎮桃園村成立首個村級互助關愛基金會,首輪募捐人數35人,籌得資金15萬元。該村黨總支書記葛龍鑫說:“關愛基金將用于村民遇大病、意外等突發事故時的幫扶救助,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村民”。

  阮市鎮桃園村并不是個例,五泄鎮十四都村鄉賢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立偉出資50萬元,成立“周立偉獎學基金”;浣東街道盛兆塢三村三分之一村民捐款20余萬元,成立互助基金,8月初完成第一次基金發放,受益村民13人;趙家鎮泉畈村籌措“泉匯”關愛基金25萬余元,已累計發放5萬元。

  截至目前,14個村建立的關愛基金,規模達525.8萬元,并且基金規模還在持續擴大。

  諸暨通過黨員干部帶頭捐、鄉賢愛心捐、企業慈善捐、村民互助捐,移風易俗農戶自愿捐等多種形式,廣匯民間資本,建立村級關愛基金,用于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獎勵先進。而鄉風文明理事會,則對基金籌集、管理、使用進行嚴格監督把關,實現民管民用、陽光運行,確保將每一分善款用在群眾急難處、需求處。

  將社會零散公益資源進行集約高效利用,諸暨成功探索了一條民生保障由政府大包大攬走向群眾互幫互助的有效路徑。

  關愛基金兜實民生底線,志愿服務傳遞組織溫暖。

  按照“民有所需,我有所應”的要求,大力開展“推進全城志愿,打造溫暖之城”行動,諸暨全市7.2萬余名注冊志愿者加大對新居民、空巢老人、殘疾人、困難家庭的關愛幫扶。市級各部門立足自身職能,集聚資源力量,“組團服務”下基層,把關愛、溫暖、實惠送到弱勢群體、困難群眾家門口,累計開展各類送溫暖活動2560場次,幫扶群眾5.3萬余人。

  針對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全面推行“四有四享”暖心行動,通過“有黨員結對,享組織關懷”“有醫療護理,享身心健康”“有文化生活,享精神愉悅”“有鄰里互助,享結親幫扶”,傳遞組織關懷,凝聚社會關愛。

  各村成立“鄰里互助幫幫隊”“天天問候隊”,做到無事長訪,特事特訪,為村里孤寡老人提供日常照看、上門理發、生病陪護、營養配餐等服務,給予“一天一問候、一月一探望、生日一份禮、過年一團聚”等常態關懷。

  打好文化惠民“組合拳”,打通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文化禮堂凝聚鄉土精氣神。

  著眼傳統文化進禮堂,挖掘展示於越文化、西施文化、“三賢”文化、耕讀文化等傳統文化,舉辦“鄉賢故事會”“鄉賢茶話會”,組織開展“剪紙”“西路亂彈”“竹馬”等本土非遺體驗,開展“我們的節日”“我們的文化”系列活動,實踐鄉情鄉愁,續寫農耕文明。

  著眼文化活動進禮堂,推出“文化服務大菜單”,建立網上“文化超市”,配送“大學文化進田頭”“戲曲節目進鄉村”等活動184場次,加強與名家工作室、文藝協會聯系合作,每月開展“種文化”結對活動30場次以上,幫助培育文化志愿者500余名。

  著眼科普技能進禮堂,開展“五星達標、3A爭創”活動,組織“科普大篷車”巡講,實施新村人才“百人計劃”,開設“新民大講堂”,舉辦“電商沙龍”,累計培訓農民1.2萬人次,為鄉村振興培育新型農民。

  人文關懷做加法,諸暨市把文明實踐作為一項民心工程,抓住百姓最為關切的熱點難點,從服務群眾生活、解決實際困難、滿足精神需求的小事、實事入手,建立村級關愛基金,推進全城志愿,強化文化供給,讓百姓有獲得感。

  乘法:緊跟時代 創新發展“楓橋經驗”

  一系列“楓橋經驗”升級新舉措,鄰里糾紛調解會遍地開花,213名調解志愿者成功化解信訪糾紛83起,“1963法潤”網絡直播等新媒體平臺,助力文明實踐行動。

  “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p>

  55年前,這里創造“楓橋經驗”。

  55年后,這里創新“楓橋經驗”。

  今年6月,從事調解工作32年的退休民警楊光照被司法部聘為“全國人民調解專家”,而受聘的專家全國只有10人。楊光照是“老楊調解中心”的主任,2010年以來,“老楊調解中心”累計調解矛盾糾紛170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到97%,群眾滿意率100%。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楓橋鎮有“老楊調解中心”、24小時惠民服務熱線,江藻鎮有“詹大姐幫忙團”,各試點村都將鄰里糾紛調解會作為“規定動作”。成立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等“三老微型調解會”,發揮“紅楓義警”“和大姐”等調解志愿組織作用,做好“和事佬”、當好“老娘舅”。實踐活動開展以來,213名調解志愿者成功化解信訪糾紛83起。

  志愿服務就在身邊,與群眾的深入互動,還體現在網上“楓橋經驗”升級版的打造上。

  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綜合運用“互聯網+”方式,建設各類網上服務平臺。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幾種通信網絡詐騙的類型與手法,讓大家知道騙子的伎倆,防止上當受騙?!?月19日,“1963法潤”網絡直播,來到了諸暨市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趙家鎮綜合文化站。

  民警、法官、檢察官、律師當主播,以案說法,提問互動。目前已直播9期,觀看人次逾90萬,單期觀看人次最高達22萬,普法宣傳效果顯著,推動了基層社會治理由情、理、法向法、理、情轉變。

  除了“1963法潤”網絡直播平臺,諸暨還建立了涵蓋微博、微信的3.0版“政民e線——網絡問政和民生服務互動平臺”,開通“政民e線直通車”,打造“24小時不下班的網上政府”。深化網民留言“3小時回應,48小時限時辦理”工作機制,確保網民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應。

  今年以來,“政民e線——網絡問政和民生服務互動平臺”共派發涉民生類網帖1937只,“政民e線直通車”追蹤督查159只,回復滿意率達96.2%。

  傳播好聲音、凝聚黨心民心,在試點推進過程中,諸暨市始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農民凝聚力,筑牢共同思想基礎。通過建立壯大市委宣講團、新時代“楓橋經驗”宣講團、基層宣講團等三支隊伍,打造百名宣講名嘴,開設“微課堂”“微宣講”,宣傳“八八戰略”、“最多跑一次”改革、鄉村振興戰略等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新理論、新政策傳入千家萬戶、深入百姓心中。

  立足“楓橋經驗”發源地優勢,諸暨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加強基層社會治理、豐富“楓橋經驗”內涵的創新載體。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其本質上是一項群眾工作,群眾是直接參與者和最終評判者?!敝T暨市委宣傳部主要領導說。

  文明實踐要讓百姓“有感”,諸暨言出必行。

  在試點工作推進過程中,諸暨市重點聚焦群眾需求、社會關切,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著力在人文關懷加法、移風易俗減法、“楓橋經驗”乘法上下功夫,形成了富有諸暨特色的實踐模式。而接下來,繼續推進移風易俗和提升人文關懷,讓人民群眾在“富足、健康、快樂、時尚”品質生活中享受獲得感、幸福感。

  文明新風勁吹,文明之花怒放,未來圖景必將更加五彩繽紛。(浙江在線 孫?。?/p>

Scan me!
責任編輯:張殊凡 呂若禾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