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背包見證中國制造風采
日期:2021-07-28
來源:廣州日報

  前兩天,一張圖在朋友圈里刷屏。照片拍攝于日本東京,圖中一位外國記者背著一款黑色背包——那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媒體包!

  “13年了還沒壞”“質量太好了”“你的背包,背到現在還沒爛”……一個經久不“衰”的背包,引來網友陣陣驚嘆。而這,正是奧運賽場上中國風采的一個縮影。

  體育盛會是競技的賽場,也是交流、展示的舞臺。在東京奧運會賽場,隨處可見中國元素、中國風采。就以運動器械、運動裝備來說,紅雙喜、瑞豹自行車、安踏、李寧、張孔杠鈴、天速地膠……中國制造已然成為賽場上另一道讓國人驕傲的風景線。比如瑞豹自行車代表我國自主運動自行車品牌,首次登上奧運會公路大組賽賽場,此次“征戰”三大項目,進一步打破了歐美品牌在高端運動自行車制造領域的壟斷;此次奧運,紅雙喜為乒乓球、羽毛球兩大項目提供賽事器材,韓國、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用上了全紅雙喜配置的底板和海綿。

  近年來,奧運流行“中國風”早已不是新鮮事。然而僅僅在2000年之前,其“畫風”還迥然不同。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來自中國品牌的乒乓球實現了我國體育器材史上“零的突破”。在那之前,從運動器材到服裝,奧運會上全是外國產品——雖然其中也有“中國元素”,但也只是代加工而已。如業內人士所言,對于各大體育品牌來說,競逐奧運指定用品的激烈程度不亞于賽場上的角逐。從這個角度說,奧運會是運動員的賽場,也是各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的競技場。這些年,中國制造、中國品牌在奧運賽場上越來越有“存在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背后是自主創新,是品牌意識,是工匠精神,是中國制造與日俱增的國際影響力。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透過奧運會這面鏡子,我們看到中國企業成長的步伐,可以看到中國品牌崛起的印記。接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創造”必將在更多“賽場”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踏著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中國故事也將在世界舞臺上散發更加迷人的風采。(夏振彬)

責任編輯:王欣舒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驗證碼          查看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