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3日下午舉行新聞通氣會,介紹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和暑期托管服務工作有關情況并回應社會關切。教育部表示,暑期托管服務應遵循學校主動、社會參與、教師志愿、學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叭∠處熀罴佟焙汀笆钇谕泄茏兂傻谌龑W期”的說法沒有依據。
暑期臨近,一些雙職工家庭又面臨著“孩子無處去、家長看護難”問題。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至少十幾個城市已出臺暑期托管服務政策,有的早已開設托管班。教育部門與地方主動提供暑期托管服務,既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又能讓學生們的暑期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好事要辦好,卻并不容易。
公辦的普惠型暑期托管是個新鮮事物,涉及人員、經費、場地等方方面面??拷逃块T一己之力,顯然無力承擔。這也是為什么公眾會對“取消教師寒暑假”“暑期托管變成第三學期”產生擔憂。實事求是地分析,如果單靠學校和教育部門來承擔托管職責,確實很難保證在執行中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畢竟,對于老師和學校來說,暑期本是調整和休息時間,現在額外增加了工作量,要保證最小投入運作,肯定是復制日常的上課模式最省事。
暑期托管要辦好,必須走出這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的事情的職責誤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全社會要擔負起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責任。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確實不是教育部一個部門的事,而是社會之事,眾人之事。辦好托管,不僅事關教育,事關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更是人口戰略調整的必要配套措施。有調查顯示,養育、教育成本已成為影響三孩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而普惠型托管無疑將為普通工薪家庭提供更有力的育兒支撐。
眾人托舉,暑期托管方能不負“眾托”。如何托?不少地方已有成功經驗,不妨借鑒。辦好托管班,人員、資金、場地等要素至為關鍵。比如,在人員方面,一些地方通過招募志愿者、選派青年社工等方式,來解決師資方面的困難。廣州鼓勵各區教育局與在穗高校主動對接溝通,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與小學生暑期托管服務有機結合。在經費方面,目前有些地方由財政部門核撥課后延時服務經費,有些地方則由市總工會承擔。一些地方在公益看護基礎上,必要費用由家長承擔。不少地方均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收或適當減免相應費用。在服務主體方面,充分發揮社會主體的作用。上海今年有14家單位參與愛心暑托班,這些單位會“帶課進班”或“配送課程”。華東師范大學開發了黨史主題課程,上海市衛健委負責“衛生健康專題課程”,綠化市容、水務、市場監管、體育等單位則分別“配送”環保公益、食品安全、體育培訓等課程,讓托管班更加豐富多彩。
此外,各地不妨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逐步破解監管、安全、多方參與等問題,不斷提高托管質量,建立暑期托管服務的長效機制,讓學生們的暑期生活能夠過得更豐富多彩更有意義。(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