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氣球、彩帶、紅雙喜……在成都街頭,一輛新能源公交車搖身一變,成了一部別致的“520路”婚車。當地公交公司推出的這一個性化服務,收獲全網點贊。
依照傳統,婚有六禮,其一為親迎。從古至今,從花轎到毛驢,從自行車到小轎車,不管接親工具怎么迭代,圖的都是個喜慶吉利??刹恢獜暮螘r起,傳統習俗漸漸變了味,大家明里暗里比誰的彩禮高,誰的宴席奢華,誰的車隊氣派。為了面上有光,許多人家租借一水豪車撐場,一趟跑下來甚至要好幾萬。斗闊、攀比之風蔓延,助推婚慶的各項成本日益高漲,不少家庭不堪重負。
這樣的背景下,婚禮公交的出現無疑讓人眼前一亮。一來,節儉環保。租兩輛公交車做婚車,租金還不到3000元,與租豪車相比,不僅能節省一大筆資金,也更綠色低碳。二來,新穎時尚。大公交敞亮又不失氣派,“520路”寓意也很美好,跑在路上足夠“吸睛”“拉風”,很契合當代年輕人的個性化要求。正如坐公交迎親的“新人”所言,“可以給愛人一個獨特、浪漫的婚禮,很開心”。不難看出,用公交車做婚車,不僅里子面子都兼顧到了,還能弘揚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善莫大焉。
再進一步看,婚禮公交受青睞也提供了一個有益啟示:移風易俗不能掛在嘴上,一定要拿出切實可行的人性化辦法。要看到,面對婚車、婚宴等“標配”,大伙不僅是面子上過不去,很多時候也確實沒有什么其他更好的選擇,一來二去,難免落入攀比俗套。這種情況下,一味勸誡引導作用其實有限,必須創新辦法、創造環境,弘揚新風尚,取代舊風俗,才能治標又治本。在這方面,還有一些案例值得借鑒。比如,有地方集中組織“茶話會”式學子宴,既給學生、家長們增添光彩,又避免了鋪張浪費。再如,有地方舉辦“復古”式婚禮,抬花轎、扭秧歌、敲起鑼、打起鼓,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參與進來,熱熱鬧鬧把親迎。過去一家辦事,全村忙活,表面風光、內心叫苦;如今,多交流、少隨禮、不坐席,輕松愉快。當移風易俗持續推進,社會風氣不斷凈化,人們就能從高企的人情消費、面子消費中解脫出來。
“社會治理一定程度是人心治理,制度對人產生剛性約束,文化調適人的心靈和精神?!蔽覀兤诖诟鞣脚ο?,有更多的“520路”開往幸福的明天,有更多地方能構建起一個更健康、更文明、更現代的社會大環境,讓大家在良風善俗中實現美好生活。(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