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這就從歷史、理論、實踐等多個維度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三者辯證統一的真諦,極大地提高了我們在“行”“能”“好”中對馬克思主義“行”的“歸根到底”的理論自覺。
歸根到底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對于人類自身而言,最為重大和最為艱巨的理論問題,莫過于發現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不僅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特殊運動規律,而且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馬克思主義的“兩大發現”不僅為人類解放提供了偉大的社會理想,而且開辟了實現社會理想的現實發展道路,從而結束了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思想家們“在黑暗中摸索”的苦悶與焦慮。正是這一科學理論,讓中國人在精神上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轉變,在近代太平天國、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紛紛失敗后開始看清了自己的使命,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開辟了自己的未來。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的高瞻遠矚和“先知先覺”,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歸根到底在于馬克思主義立場的人民性。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說就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匯集“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就在于馬克思主義始終把人民關切的時代性問題作為自己的理論主題。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立足點”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歸宿點”是以“每個人的自由發展”為前提的“一切人的自由發展”。在馬克思之前,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理論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也因此才能夠實現大眾化,為人民大眾所掌握,從而轉變成改變中國的強大力量。
歸根到底在于馬克思主義體系的開放性。與其他任何理論學說不同,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并不是一個個原理編織而成的機械教條,而似奔騰不息的江河,源遠流長,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不斷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同時代特征相結合、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先后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歸根到底在于馬克思主義品格的實踐性。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近代以來,在對各種救國方案的苦苦追尋中,中國人民經歷了種種“主義”的興起和失敗。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并始終不渝地高舉這個旗幟。100年來,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氣壯山河的革命戰爭勝利、開展了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邁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
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是相互支撐、相互砥礪、相互成就的辯證統一體。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共產黨“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的學理根源,因此具有“歸根到底”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靈魂和旗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奔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發展階段,我們必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為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提供強大理論支撐。(作者:田鵬穎,系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