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色影視作品精品迭出、備受追捧,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作品以真情實感打動了觀眾心靈,引發了強烈共鳴?!队X醒年代》用不少篇幅呈現陳獨秀與兩個兒子之間的父子矛盾,《理想照耀中國》中特寫于永勝救治孩子時的舐犢之情,《1921》里那幾個嘻嘻哈哈玩耍的青年……先驅們也是一個個血肉之軀。他們為人父母,也為人兒女,和我們一樣有閃亮青春、瑰麗愛情、遠大理想。所不同的是,這些人為“大國”舍棄了“小家”,為振興中華放棄了現世安穩。影視劇中的情節沖突讓人物形象更飽滿,人物關系更生動,也讓觀眾在對角色的認可中,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另一方面,優秀的影視作品必須與時俱進。近年來,紅色影視作品中呈現出的新視角,像磁石吸引著觀眾的眼光。從《我和我的祖國》《八佰》《金剛川》到今天的《大決戰》等,紅色經典題材影視作品一直在不斷探索。比如用“小人物”演繹“大情懷”,用微觀細節呈現波瀾壯闊。再如借力互聯網,選擇流行的視聽新媒體平臺,臺詞中濃厚的“時尚基因”等,新穎的形式、年輕化的表達,讓紅色影視作品變得獨具匠心、惹人注目。
值得強調的是,動真情、出新意只是紅色影視作品的外衣,講情懷、忠理想才是這類作品的風骨。在這個娛樂多樣化的時代,觀眾的眼球從不缺乏誘惑。人們之所以偏愛此類影視作品,是因為無論形式如何千差萬別,紅色影視作品對愛國精神、理想信念、奉獻、犧牲、擔當、奮斗的詮釋是不變的初心。一個個舍生取義的革命戰士,一段段視死如歸的革命故事,都是鮮活的可感知的精神文化元素,蘊含著巨大的示范引領作用,喚醒了我們深藏內心的理想擔當。
紅色影視作品是最生動的黨課,詮釋著中國共產黨夢想不息、奮斗不止的百年歷程,也是讓當代人“燃起來”的催化劑。唯有傳承紅色基因,緊跟時代步伐,與國家和人民攜手向前,我們才能贏得更美好的未來。(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