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訪”困難職工,貴在將心比心
日期:2021-07-08
來源:工人日報

  從本月起,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總工會啟動“螢火蟲夜訪計劃”,以“趕夜車”形式代替白天慰問?!鞍凑詹徽忌习?、治病和探病時間的‘三不占’原則,首期兩個月夜訪20戶困難職工家庭?!苯衲?月底,奉化區總工會還獲評了全國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作出重要貢獻集體”。(見7月6日《寧波日報》)

  一些勞動者家庭面臨經濟困境,需要“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心靈上多一些溫暖”。有關部門如何將制度善意和人文關懷有機結合起來?“螢火蟲夜訪計劃”是有益的探索。

  關愛困難職工家庭,飽含著“弱勢補償”的善意和溫暖。如果在上班、治病和探病時間去慰問,難免會給困難職工帶來不便——為了接受慰問,一些困難職工家庭很可能要調整自己的安排和生活節奏。而“螢火蟲夜訪計劃”做到了換位思考,站在困難職工家庭的角度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有體諒和成全他人的同理心。

  關愛困難職工家庭不僅需要物質幫扶,也需要精神慰藉。在幫扶困難職工家庭的同時,尊重他們的正當權利、正常生活和利益訴求,顧及他們的心理感受和現實困難,以“不打擾”、少打擾的姿態去幫扶,更有利于幫扶工作的展開和可持續。

  表面看,“夜訪計劃”只是上門慰問的時間發生了變化,實際上,這背后是公共服務理念的轉變和價值排序的更新。

  將好事做好,需要“繡花功夫”。不論是解決租房子問題,還是幫助困難職工子女入學,抑或是破解無人照看的難題,關愛弱勢群體,都不應停留于送錢送物,而應將援助力量放在相關群體的痛點上,盡力解決其“急難愁盼”問題?!耙乖L計劃”可謂將工作做在了人們看不見的細節處,更務實、更貼心。

  進一步說,將好事做好,需要以心換心、將心比心。時下,一些地方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出的容缺辦理、周末預約服務、延時錯時辦理等舉措,實際上都是在踐行一種以服務對象為中心、以人為本的理念。這也是提升公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題中應有之意。類似的做法,多多益善。(楊朝清)

責任編輯:劉朝靈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驗證碼          查看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