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傳承的紐帶在家庭
發表時間:2016-05-10   來源:人民日報

  方言保護是語言研究的重要材料,是一種交流工具、一份故鄉回憶,更是一種情結、一種文化;語言問題是重要的社會課題,恰當處理各種語言問題能夠促進社會的長治久安,推動精神文明的發展

  我們應形成方言、普通話并存的語言環境,為保護方言而在幼兒園和中小學開設方言課程的做法需要商榷,就方言的課堂學習來說,“農村不用學,城市學不會,學會沒有用”;方言的最佳課堂是家庭,只有飽含著情感的鄉音才有可能真正地傳遞給下一代,才有可能真正地激發孩子對故鄉的感情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日常生活中的語言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近些年的全國兩會和地方各級兩會,均有代表就方言問題遞交議案、提案,呼吁社會關注方言、保護方言,甚至有人提出應當在幼兒園和中小學開設方言課。誠然,隨著普通話推廣工作的大力開展,方言的使用范圍正逐漸縮小,年輕一代不會說家鄉方言成了常態,方言保護非常迫切,但能否在中小學校開設方言課程仍可商榷。

  保護方言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方言是一種交流工具、一份可感可觸的故鄉回憶,回故鄉不說家鄉話被認為是忘本,在外的同鄉相互認同最直接、最可靠的標準就是鄉音。方言更是一種情結、一種文化。豫劇不唱河南腔肯定不受歡迎,二人轉不用東北話也必定索然無味。就如胡適所說,“我常常想,假如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用紹興土話做的,那篇小說要增添多少生氣??!”方言是地方文化產生、發展、變化的基石之一。比如,福建、臺灣地區有“添燈”的風俗,正月十五在堂屋懸掛彩燈以求多子多福,這正是當地方言“燈”與“丁”同音形成的獨特民俗文化。方言還是語言研究的重要材料,它不但是方言學研究的對象,也是探索漢語發展史的重要依據,古代書籍中的許多詞匯在普通話中不存在了,但有的還存在于方言之中。

  語言問題是重要的社會課題,恰當處理各種語言問題能夠促進社會的長治久安,推動精神文明的發展。學界常提及的設立專項資金,有計劃地對全國方言開展廣泛而深入的調查;加強方言研究,特別是瀕危方言、弱勢方言和城市方言;積累豐富的方言資料,特別是有聲資料,建立方言博物館,等等。這一系列措施都應當有序推進。我們國家也已在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2008年國家語委就已經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項目,對全國語言和方言進行調查、記錄、整理,形成語音檔案進行保存。

  方言課程不適合進課堂

  關注方言、保護方言的理論價值和社會意義自不待言,但是為保護方言而在幼兒園和中小學開設方言課程的做法則需要商榷。且不說在幼兒園、中小學開設方言課與我國憲法中“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精神相違背,也暫不論方言課程大綱制定、教材編寫、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問題尚需更多的研究和討論,幼兒園和中小學開設方言課程的必要性與合理性還需學界和社會謹慎思考。

  我們應當看到,一方面,廣大農村和中小城市還存有方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土壤,少年兒童不必專門在學校學習就能掌握本地方言;另一方面,大城市缺乏使用方言的環境,兒童即使在學校學習方言也未必能真正掌握這一語言,學校的方言課程很容易流于形式。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說,方言即便進課堂也難以和故土情感建立聯系。中國當前的城市化進程使得大城市人口來源多樣,加之漢語方言變化復雜,有“十里不同音”之說,方言課堂教學擇其一而棄其他,對于相當一部分學童來說,自己所學方言很可能并非自己的故土鄉音。而即便學到了故土鄉音,由于沒有故鄉的生活背景也很難形成故土情感。與此同時,因為兒童對方言與故鄉文化之間關系的理解有限,強行推進方言教育還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抵觸,就好像國外一些華人送孩子學習漢語,而有的孩子對此并不理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從校方來說,即使開設方言課,如何設計課程,如何將方言學習和地域文化的學習相連接,也是一個挑戰。此外,在幼兒園和中小學開設方言課程不利于普通話的推廣。普通話雖然在大城市已經成為通用的語言,但以普通話作為第一語言自然學會的兒童還是少數,大部分兒童需要依靠學校教育習得普通話,當學校同時開設方言課和普通話課,稍有松懈就會使已有的推普成果付諸東流??梢哉f,就方言的課堂學習來說,“農村不用學,城市學不會,學會沒有用”。

  家庭是傳承方言的土壤

  如果說方言不適宜于學校課堂教育,那么方言的教育和傳承當如何進行呢?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孩子的語言、生活、情感都帶有父母的影子,方言學習最適宜的環境就是家庭教育。我們應鼓勵家庭成員說方言,形成“兒童在家說方言,在校說普通話”的語言培養模式。這首先需要家長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覺意識,需要家長認識到傳承方言與保護文化多樣性之間的關系。

  方言是聯系家庭與故鄉情感的紐帶,家庭成員學習故鄉的方言土語也自然在情理之中,父母親朋之間所說的鄉音是真真切切、原汁原味的情感,只有飽含著情感的鄉音才有可能真正地傳遞給下一代,才有可能真正地激起孩子對故鄉的感情。家庭中的方言學習是立體的、多層次的學習,超越了語言的傳承,更多是一種文化的延續,這種文化和方言的互動也容易激發兒童學習的興趣。從語言學習本身來說,語言可以是正規課堂教育的語言學習,也可以是在自然語言環境中的語言學習,兒童在自然語言環境中的學習效果,要遠遠優于課堂語言學習的效果。兒童語言學習期主要在0—12周歲,這一時期正是兒童幼兒園和小學時期,是與家長接觸時間最長的時間段,家庭教育如果能夠把握好這一階段的語言訓練,就能使方言教育取得最好的效果,潛移默化之中將家鄉方言以及方言背后的地方文化傳授給孩子。

  每種方言都是一種故鄉情懷,都是一種文化。語言的發展、變化、消失有其自身規律,方言傳承的核心重在家庭,我們應發揮家庭和學校各自的功能,一點點形成方言、普通話并存的語言環境。(司羅紅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文學院)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原 茵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345686&encoding=UTF-8&data=ADMNFgAAAAcAAGqYAAAAAQAe5pa56KiA5Lyg5om_55qE57q95bim5Zyo5a625bqtAAAAAAAAAAAAAAAuMCwCFG30ZpLGtDc3WrSXMz6fjoZw6InpAhRXYJNnJWeXhmTweg1rsHeRnKZA0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345686&encoding=UTF-8&data=ADMNFgAAAAcAAGqYAAAAAQAe5pa56KiA5Lyg5om_55qE57q95bim5Zyo5a625bqtAAAAAAAAAAAAAAAvMC0CFQCPxB4bPPVbfcia_OpgnjoakR7HVAIUY7FdsabT2npHN2H_BU5RUhefxOs.&siteid=7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