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回鄉旅客營造更溫馨舒適的出行環境,大同鐵路公安處文藝輕騎兵小分隊近日帶著精心編排的文藝節目走入車站候車室,為旅客帶去歡笑和溫暖。任軍攝
毛里湖水 又見清澈
快過年了,客人很多。
湖南津市毛里湖鎮田家山村,臨近中午,漁樂山莊的“莊主”王芒生正在忙碌。王芒生對記者實話實說:“其實,這里原來是養殖場?!?/p>
王芒生曾是鎮里的養殖大戶,也是污染大戶。2016年,毛里湖環境整治加力,岸線1公里范圍內成為禁養區?!拔耶敃r情緒很大?!蓖损B,損失100多萬元,他覺得飯碗被端掉了。
毛里湖周邊,退養轉型的規模畜禽養殖場,有201家?!拔覀兲焯焐祥T做工作,保護毛里湖,是大勢所趨?!币慌缘母辨傞L曾楚漢說,“不是端掉飯碗,而是換個飯碗?!?/p>
后來,養殖場拆掉了,補償50多萬元。去年10月,改造而成的漁樂山莊開張。一個月純收入六七萬元?!袄习傩照f空氣好了。毛里湖一天一天不一樣了?!蓖趺⑸貏e高興。
作為湖南最大的溪水湖,毛里湖一度圍欄養殖、網箱精養盛行。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化肥農藥等面源污染也比較嚴重。水質一路跌落到劣Ⅴ類?!耙荒晁募径加芯G藻,農民家的牛都不下湖?!泵锖覞竦毓珗@管理處主任彭敏回憶。近年來,津市開始治理毛里湖,創建國家濕地公園?!按汗澠陂g,每天都有負責人帶隊巡護?!?/p>
“我們的拿手菜是礦泉水煮毛里湖麻鰱,吃起來有甜味?!敝心洗宓男つ甏恨k起農家樂,同時承包了四五十畝魚塘?!斑^兩年直接用湖水煮湖魚,味道會更好!”(記者 劉 毅)
揭西菜心 精挑細選
冬日陽光灑在地頭,碧綠的菜心更顯鮮嫩。
低頭彎腰,踮腳屈腿,身子在密密麻麻的菜心間左右騰挪?!八⑺⑺?!”右手掌刀悠游自如,5寸長的菜心從土里一棵棵飛到左手臂彎里,不一會已齊刷刷排了一整排。春節近了,在廣東揭西縣,鴻錦供港蔬菜基地的王國明還在忙活。
“別小瞧這些菜心,都是精挑細選的?!被乩习?、深圳鴻霖農業開發公司負責人張海波說。
說精挑細選一點不假。揭西地處山區,是揭陽的水源地?!捌綍r除企業自查,海關還會對284種項目抽查,每月查一次菜是否有重金屬超標和農殘藥殘?!苯谊柡jP動植物檢疫監管科科長高夢華說。
下午4點多,王國明收的菜送到了辦公區,稱重后,馬上送入冷庫?!斑@里的溫度常年保持在2—4攝氏度。所有供港蔬菜先在這里凍6個小時以上,讓菜休眠?!睆埡2ㄕf。
次日晌午,一輛掛粵港兩地牌照的冷鏈貨車停在基地,搬運工打開冷庫,將之前打包封好的菜心搬上車。下午1點,司機阿輝從基地出發,天色擦黑,穩穩到達深圳文錦渡口岸。
晚6時許,蔬菜抵達香港長沙灣市場,有的當晚就出現在市民餐桌上。據統計,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廣東貢獻了內地70%的供港生鮮蔬果。(記者 賀林平)
別人做田 我們做海
“幾萬疍家人生活在這片海域?!表樦种竿?,港灣里紅頂鐵皮木屋綿延數公里,連成一座海上浮動城市,很壯觀?!皠e人做田,我們做海?!焙D狭晁h新村港村民馮文琳邀請記者坐上渡船到他家做客。
這里的海上院落,由大塊泡沫與木板搭建而成,一口口網箱像極了一畦畦水田。踏上網箱的獨木板,魚兒從腳下游過。走進馮文琳家,家居什物歸置得一絲不亂?!皬臐O船到岸邊的高腳屋,再到漁排,疍家人的生活一直在變化?!毕翊蠖鄶敌麓瀵D家人一樣,58歲的馮文琳經歷了從“海上牧民”到“海上農民”的變遷。高中畢業后,他跟著漁船出海打工,幾年下來攢了些錢,加入時興的網箱養殖行業。
當時,漁排上沒通電,只能靠柴油機發電,做飯用柴火或罐裝煤氣。馮文琳從港灣臨岸的度假酒店拉線為自家通了電,并陸續幫周邊漁民通電。機緣巧合,他干起了電工。
馮文琳說,2008年,新村港迎來農網改造,電磁爐、電視、電冰箱等過去水上稀罕的物件走入尋常人家,“我前不久還開通了WiFi?!北绕鸶赣H的敢闖敢拼,兒子馮明儀更精明,他不再養殖兩三年才能出籠的龍膽石斑,而是養半年就能出籠的金鼓魚,成本低些,風險也小些,一年收入10萬元左右。
馮明儀說,這幾年新村港網箱養殖戶從600多戶發展到1000戶,養殖廢水、生活污水也導致附近海域溶解氧含量低,污染嚴重。好在,陵水2016年啟動了投資13億元的藍色海灣整治行動。說起未來,馮明儀打算繼續侍弄自家24口網箱,相信以漁為生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記者 黃曉慧)
幸福清單 越拉越長
正值年根,河北正定縣塔元莊村村委會外,排起了長龍?!皬埥▏?775元,房文秀7625元,王玲霞9175元……”領到2018年土地流轉金后,村民李小路在自己名字上按了紅手印。
開荒地、辦工廠、修馬路,村子發展不停步。最近幾年,塔元莊人打了個翻身仗。2018年村集體收入1000萬元,比2013年初增長了3倍多。村民年人均收入達2.1萬元。
走進村里溫室大棚,管理員王增強正貓著腰攪拌肥料,地上的有機草莓火紅油亮。村里用流轉來的土地,建起了農業生態產業園?!艾F在每周游客有好幾百人?!蓖踉鰪娬f。
滹沱河邊,一排傳統建筑清新淡雅。導游說,這是村里修建的美食街。不遠處,還有30多棟木屋民宿。美食街上一家燉肉館里,座無虛席,在后廚忙得滿頭大汗的李亮告訴記者,他廚校畢業后本想著在石家莊的大飯店干出名堂,這兩年看著村里快速發展,果斷回了村?,F在,一個月6000多元的收入不比城里低。
如今,塔元莊人的幸福清單越來越長:在冊村民合作醫療費、有線電視費自己只用交一半;老人每月領取200至600元的養老金;年輕人考上好大學,學費由村里承擔……
“在建農業大棚今年5月竣工,400畝無花果基地已完成育苗,3月正式啟動栽植?!贝逯∑秸f,今年村里的農業產業化將迎來大跨越、大發展,塔元莊人的幸福清單會更長。(記者 史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