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有意味的詞。小時候聽了,一般會想到傻頭愣腦的,不怎么靈光,讓人想起梁山好漢石秀。前些年變成了熱詞,一聽人說起就會讓人浮想聯翩出綿延的負能量,似乎不這么一下,就對不住那沉睡于地下的祖宗。近些日子似乎有了變化,說起它,下意識地讓人想到一股不要命、不服輸的奮斗勁兒,從心底里涌出暖暖的正能量來。這個詞就是“拼”。
先說說“拼爹”吧。說“拼”而繞開“拼爹”顯然是有意繞彎子,顯得不厚道。事情起因已然說不清道不明,只是此后但凡有人拿家庭背景說事,那就是典型的“拼爹”一族。就和刀子可以用來切菜也可以用來行兇一樣,只要“拼”的方式和方向對了,也未必就是壞事。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環境的熏陶。不管你愿不愿意“拼”,其實旁觀者總能從每個人的行為舉止中感受到來自所成長背景的影響,說到底,世界對你的看法,根本上“拼”的還是“爹”。書香門弟,總能給人傳遞一種淡淡的儒雅之風,而粗鄙低俗之家風,也很難培養出高品格的青年才俊來。這種“拼”,與其說是“拼爹”,倒不如說是“拼家風”。
“家風”是近年來的熱詞,從個人成長乃至社會風氣養成角度,家風都不只是一家之事,君不見“六尺巷”的故事也不只是張家和吳家的私事,已經成為了傳統文化和美德傳承的經典案例。一個好“爹”,一定是注重家風、注重品行教育的,他們可以沒有多少知識,但心地一定是干凈的,內在的品格是高貴的。從這里走出去的孩子,做人不至于招人厭,做事也必定恪守規矩而不乏進取精神。將來事業有成,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難道說他們的成果是與生俱來而不受家庭影響嗎?顯然不是,他們“拼”了,“拼”的是好家風、好氛圍。
拋開小我的生活,放眼政治大舞臺,“拼”什么是個大學問。楚漢之爭時期,從初期的力量對比看,百姓幾乎一邊倒地認為項羽才是將來的霸主。只因劉邦與項羽“拼”的東西不同,導致了后來的走勢朝著完全不同尋常的方向發展。相比之下,劉邦用兵不及項羽,在靠拳頭說話的年代,這一項處于劣勢,基本決定了未來結局。然而劉邦不去“拼”對方的強項,雖然我打仗不及你,但我可以用良將。于是,劉邦像是無師自通地領悟到了領導藝術,既然爭天下,就得拿出爭天下的霸氣來,不“拼”蠻功,得“拼”智慧,以天下良將賢才為我用,還怕你一個霸王否?
“拼”智慧以贏得事業有成的大有人在,婦孺皆知的劉備三兄弟可謂白手起家的典范。然而當今社會,“拼”智慧似乎只專屬于大人物,人們只樂得追求“拼”顏值的視覺享受,使得即使是軍旅題材的影視劇,也專愛看那些粉嫩的造型,而全然不顧及藝術的真實性。片面追求視覺享受,在娛樂圈已是尋常事。這種“拼”勁,只要有市場,就會風生水起地蔓延下去。
“拼”顏值也未必都是負能量,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況且在同等條件下,好看一些何樂而不為呢?借用這個說法,“拼”一下城市的文明顏值,則又是另一番風景。城市的顏值,當然不只是浮于表面的市政建設,更重要的則應體現在留給人們心中的印象。一個文明程度很高的城市,即便建筑有些陳舊,但只要有那么一股子文化和文明的味兒,總能流露出富于溫情的歷史文脈,若問顏值幾何,一定會讓人記起這個城市內在的美來。上海是個國際大都市,連出租車司機都三句不離國際形勢與政治態勢,這倒與其所居的城市地位相合拍,而如若在內地的三四線城市,逢人便談這個總統那個峰會的,會讓乘客覺得你真是操碎了閑心。誠然,上海的城市地位也不是自開天辟地與生俱來的,也得靠“拼”,“拼”經濟、文化、政治、歷史等等。城市骨架硬朗了,城市內涵豐富了,城市的地位也就彰顯出來了。
這是一個靠“拼”的時代,“拼”的內容與方式五花八門,有沉溺于“小時代”的“小我”之心,有放眼大千世界的“無我”之境,怎么拼,拼什么和以什么方式去拼,其境界之高下,大多數人心中都有一個認定標準,與其高感口號劃定“拼”什么的圈圈,倒不如讓所有人一齊邁步走進“拼”時代,在“拼”的途中成就別人眼里的風景,風景好與壞、優與劣,還是交給眼睛雪亮的大眾和兼容并包的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