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經歷春節假期一陣子的熱鬧之后,鄉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不知多少年前,鄉村原本就是寧靜的,所不同的是,那時的寧靜出于內心世界的沉穩安寧,而現在的寧靜,有時會透露出一種悚然的孤寂。
由村莊伸向遠方的小路變結實了、平整了,可承載不了那么多寂寥的日子,使得看上去平添幾分陰郁。春節過后沒多少時日,工廠陸續開工,老姐在一個中午時分打來電話,沒什么特別的事,只是說她已在廠子里了。因為這個電話,猛然使我想起,短暫的相聚之后,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又像離弦的箭各奔東西了。而在箭射出去的原點之處,老母親穩穩地呆在那個叫作故鄉的村莊。
城市里熙熙攘攘,大多數人都可能如我一樣,心里留存著故鄉的輪廓,而漸漸忘了,故鄉也在慢慢地變老,慢慢地從記憶里漸次模糊。偶爾回鄉探親,得以漫步于村前屋后的巷弄里,極力想從眼前的景物里追尋過去的影子,可總顯得費力而惘然,一陣陣孩子稚嫩的聲音,像橡皮擦一樣將記憶里的青春涂抹得一干二凈。
對于故鄉的感覺,那份淡淡的依戀,大概就是被稱之為“鄉愁”的情愫吧。近來,鄉愁多被提及,宛如那是一道朦朧詩派的佳作,縱然不全懂,卻能掙得鮮亮的面子。不管別人感念如何,我的內心是有那么一點點淡淡的愁緒?;蛟S是因為父親的故去,作為晚輩未能盡到床前之孝而心存不安吧,每次看到村莊里尚健在的幾位老人,對著他們額頭的皺紋,心下充滿惆悵,不為歲月催人老,而是因為他們孤獨的身影讓人不忍去想他們如何打發那么多的夜晚。
如果晚上接到孩子從遠方打來的電話,留守的老人一定喜笑顏開,那傳來的聲音無異于一道神奇的亮光,足以刺破穿透那無盡的黑暗邊際,使他們感受到遠方傳來的濃濃愛意和溫暖??蛇h方的城市總在忙碌之中,時間被分割得支離破碎,再濃烈的鄉愁也挽不回游子的身與心。
“父母在,不遠游?!边@是古訓,有理有義,卻不適用于當下的生活。因為生活所迫,年輕人不得不選擇遠行,然而客觀的現實掩蓋了他們內心原本對于故鄉的淡漠,似乎這樣的社會現實正好,即使將故鄉忘卻,心里再也裝不下“鄉愁”的滋味也覺無妨。為了走出去,為了圓夢,一切都可以拋得義無反顧。
在城市里打拼的游子們,身在城市,心里裝的依然有故鄉的夢?!班l愁”仍在,能遠行否?答案是沒有多少可供選擇的。拋開現實的窘境,為了生活,當然可以遠游,可以到任何一個遠方,但要有一顆柔軟的心,可以包裹下深沉的愛。有了愛,腳下便不會失了重心,走到哪兒也會被“鄉愁”拴著,心雖愁悶,但不會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