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生活從寧靜的早晨開始
馮德利

 

  本人所在的城市醞釀已久、倍受關注的“限放令”終于落地了。自2016年1月1日起,《池州市主城區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在超出《辦法》所限定的時間段內燃放煙花爆竹或將因違規而受罰。

  煙花爆竹自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國人的喜愛,在隆隆的爆竹聲和流光溢彩的煙花仗陣中,人們更愿意以歡樂的心態融入到這種喧鬧的氛圍里。探究其文化層面的源頭,則與人們對辭舊迎新的美好期待不無關系。新年伊始,一切都在心里埋下新生的種子,特別是在悠久的農耕社會里,空曠的原野壓根不忌憚于平地生起一聲巨響,甚至于巴望著靜謐的星空里能夠看到絢爛的禮花。

  時至今日,這種來自于傳統文化的基因已經化作了行為上的潛意識,仿佛不圖個熱鬧就失去了喜慶與歡樂。然而,隨著文明的更替與推進,我們的步伐漸漸由原野邁向城市,我們的眼睛耳鼻等感官開始遍嘗城市文明的成果,在農耕與城市兩類文明的交替與碰撞中,不和諧應時而生。

  于是,圍繞著爆竹煙花的限禁與否展開的爭論,在城市里悄悄涌起暗流。支持維持傳統習俗者言之鑿鑿,高舉傳統文化大旗,似乎并無惡念和不妥。反對繼續燃放爆竹煙花者也是語出有據,從公民權利保護與城市文明之應有之義,更能擺出諸多支撐的理由。爭論雙方各有理據,然而從高處看,兩者有共通的地方,那就是對美好的向往。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盡管我們最初來自于蠻荒時代,來自于刀耕火種,來自于遙遠的過去,但我們不能脫離當下的生存與發展狀態,不能無視于現代社會的車輪正在前進的方向。

  俗話說得好,“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标P于爆竹煙花禁限與否的爭論,總是盤旋于喧鬧的城市。這是市民的爭論,是市民爭取權益的認識分歧,不僅爭論本身需要保護,更需要從城市管理的角度加以引導和規范。從法治社會的發展態勢看,“限放令”的艱難出臺,體現了市民維權與探討公共空間的意識大為增強,也體現了城市管理的版本升級,這些無疑都是社會前進的姿態。

  一天之計在于晨。這是不論哪一種文明形態都當謹記恪守的定律。春來花開,秋去冬來,時光更替中,來自于早晨的問候都會讓我們心情良好。門前屋后幾只山雀的啼叫,遙遠原野一只布谷的歌喉,都會讓平凡的生活平添一股詩意。這種天籟之音,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渾然天成,高低起伏都是綿柔的韻律。然而,在逼仄的城市森林里,“處處聞啼鳥”的意境總是那么遙遠而近乎奢侈,如若在朦朧的清晨,耳邊突兀響起高分貝的煙花爆竹聲,不僅驚了夢,更是讓難得靜下來的城市變得更加焦躁不安。

  同樣是這樣的轟隆聲,在空曠的鄉村,那是在場所有人的聽覺盛宴。然而在城市,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那一定是人為的噪音。蝸居的這座小城,生態環境優勢明顯,并且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種有益于提升生活質量的公益事業,需要政府的推動,更需要市民的支持。這種支持,就體現在生活中的小事,可從自覺遵守“限放令”開始,讓噪音污染減少到最小,還大家一個寧靜的早晨,讓生活中的詩意與詩意棲居的城市文明,一同起舞。

分享到: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并不代表中國文明網立場。如有轉載,請標明文章來源。
熱度
更多>>
  1. 年終策劃:一言一瓦 聚沙成塔
  2. 車輪上的文明 | 司機 80年代最受歡迎的職業
  3. 企業長盛不衰的秘密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