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說了,即使獲了雨果獎,女兒也還是不看三體。
正如科幻題材很難引起女孩子的興趣,在當下的中國,也很難心平氣和地客觀談論政治思想工作。還好《三體》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
《三體》中第一提到政治思想工作是在第二部《暗黑森林》中。章北海(他被一些網友是書中謀略水平最高的人物)在太空軍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他的擔憂:新成立的太空軍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視不夠。他認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太空軍所面臨的最大危險是失敗主義。這種危險怎樣高估都不為過,失敗主義蔓延所造成的后果,絕不僅僅是軍心不穩,而是可能導致太空武裝力量的全面崩潰?!?/p>
在以后的多個場合,章北海一再強調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他認為未來軍隊中合格的政工干部將非常緊缺,這對于末日之戰中穩定軍心和發揮戰斗力十分不利。于是他提出了“增援未來”計劃——讓一部分優秀的政工干部冬眠,在未來蘇醒投入戰斗。正是借這個機會,章北海來到了未來,擔任亞洲艦隊第三分隊旗艦“自然選擇”號的執行艦長。隨后,他劫持了該艦“叛逃”,躲過了三體人對地球太空艦隊的毀滅打擊,進入深空探索,為人類留下了一份希望。
書中還有一個情節提到政治思想工作:作為拯救人類的最后希望、面壁人之一的泰勒來到中國,專門考察中國軍隊的政治思想工作。他想為心中的一個問題尋求答案:人類社會已經從集體英雄主義時代演化到個人主義時代,在新的危機面前,還有沒有可能為全人類找回以前的精神?章北海給出的答案是:人類既然不能向后走,就堅定地向前走。
《三體》架構非常宏大,是一部光年尺度的未來史,也是一部思想深刻的現代史。所以我很好奇,為什么劉慈欣會在書中花費這么大的力氣討論政治思想工作。從簡歷上看,他只是一個工程師,既沒有當過兵,也沒有在黨群部門工作過。一個簡單的解釋是,政治思想工作在部隊中曾發揮了很大作用,并且在現在得到了很好地延續,作為科幻小說中連接現實的元素,劉慈欣將它寫入了書中。但是,這種說法顯然不能解釋大劉為什么將政治思想工作延伸到未來并給予重視。我嘗試提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政治思想工作的生命力并不因科技發展和時代偏好的不同而失去價值,它的生命力常在。
在軍隊以外,這項工作的稱呼略有變化:思想政治工作。要解釋其中的差異,必須把這個詞拆散了分析?!八枷牍ぷ鳌敝塾趥€人,解決的是高不高興的問題;“政治工作”著眼于集體,解決的是團不團結的問題。順理成章的,在軍隊中能不能團結、形成戰斗力是首要問題,個人情緒問題是其次,所以是先政治后思想這樣的順序;而在社會當中,普遍認同的是以人為本的,使人之為人更重要,所以是先思想后政治的順序。然而,無論誰先誰后,個人和集體都需要關照,沒有哪個可以忽視、更沒有哪個可以取消。人們普遍認為,東方文化更多的是集體性,而西方文化基本是個人性的。實際上,這只是出發點上的差異。無論是東方社會還是西方都需要對個人和集體進行調和。西方政治研究當中諸如契約論的假設、國家理論等都是類似的理論說明,而中國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則是這種平衡的又一種嘗試,政治思想工作就是這樣一種實踐。
當下,中國社會中政治思想工作的困境在于主體能力不足和手段方法落后,并不是因為客體消失,更談不上這項工作本身的死亡。畢竟,技術進步是單向的向前,而社會理論更像是方向盤的左右搖擺,盡管目標是直線,但少不了在兩極之中調整。
書中曾經講了一次這樣的調整——一段為時兩個世紀的“大低谷”。在三體世界的威脅被證實后,為了發展太空軍工,資源竭澤而漁地開發,一切民生需求都被抑制,世界人口從八十三億降到三十五億,生活水平倒退了一個多世紀。在面臨崩潰時,人類社會進行了改革,各國政府全部中止了太空戰略計劃,集中力量改善民生。經過反思,各國政府確定了“人文原則第一,文明延續第二”的社會基礎理念。盡管后來重新啟動太空艦隊建造計劃,各國都在憲法上明確:太空戰略計劃所消耗的資源應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不應對世界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讀到這,很多人聯系到現實,高興地說,以人為本、民主自由才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并且一定能夠實現。然而接下來,劉慈欣又給我們描述了另一件事情?!扒嚆~時代”號和“量子”號是在三體艦隊毀滅地球艦隊戰爭中幸存下來的兩艘艦艇,由于無法返回地球,只能在星際間漂流。為了有足夠的資源支撐到下一個目的地,“青銅時代”號攻擊了“量子”號,殺死了后者所有的艦員。之后,在決定“青銅時代”號社會結構的會議上,絕大多數人認可了集權統治的方式。整個會議歷時五分鐘。這無法不讓讀者失望,這些人經歷了“大低谷”,他們知道極權統治意味著什么,可他們仍然選擇。人類社會的前景何在?
書中人類社會遇到了很多次危機,每一次危機面前,個人利益和集體目標的資源占有要重新分配。這種情況即使是在輕而易舉毀滅恒星的種子世界里也存在,歌者的判斷也要服從長老的安排。所以,只要有人,人和人之間還有交往,在交往時既想要保留自我,又希望能夠結合在一起而達成個人力所不及的目標,就一定會有個人和集體之見的沖突和妥協,也就一定有政治思想工作的空間。書中其他人沒有像章北海那樣強烈地呼吁重視整治思想工作,但是都不能不面對這樣的命題。
政治思想工作的施展領域也延伸到了書的結尾。在結局到來時,大宇宙即將停止膨脹,收縮回到奇點重生。這需要女主人公程心歸還她所在的小宇宙占據的質量。小宇宙是她躲過災難的諾亞方舟。問題在于還有其他許許多多小宇宙也帶走了質量,程心歸還的質量不具有決定性,對自己事關生死。最后程心選擇了歸還,但是留下了一個象征生命的五公斤透明生態球??梢哉f,如果有可能,此刻政治思想工作也是有必要的,因為涉及到了這么多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命運,涉及到了這么多人協調一致的問題。
究竟宇宙有沒有重生,書中留下了開放式結局。豆瓣上有網友說,大劉說原本他預想是所有的小宇宙都歸還了物質,但惟獨因為程心留在647宇宙的小小魚缸而導致整個宇宙無法重啟,也就是說“圣母”在坑了地球坑了太陽系后,又坑了全宇宙。
由此看來,即使所有文明都滅絕,到了宇宙重生的時刻,還是需要政治思想工作,需要給圣母做好政治思想工作。開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