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關系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實行垃圾分類,遠不只是多擺幾個垃圾桶那么簡單,而是意味著改變不環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真正樹立綠色生活理念。為增強廣大網友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進一步推動社會綠色發展,肇慶文明網開展“#文明實踐有我,垃圾分類讓城市更文明#”網絡文明傳播活動,邀請廣大網友參與微話題討論,并通過圖文、視頻方式與我們分享生活中的垃圾分類小技巧、垃圾分類帶來的點滴改變以及成果。
多種方式宣傳垃圾分類
@藍懶的碗兒:最近家里的男女老少都迷上了一款“手游”,閑著沒事就在那里劃啊劃啊,時不時地來問你一下那個紙尿褲是什么垃圾呀,用過的護膚品罐子是不是可回收……這樣學垃圾分類有趣又能學到東西,贊!
@Jelly儀:垃圾分類,動動手指,看你了解多少。玩了幾次下來,四種垃圾分類想不熟悉都難。這種游戲真得很好,比平時的書面宣傳更形象生動。
@兔子兔子要少吃:上次玩這種垃圾分類卡片“上頭了”,回家趕緊給孩子買了一套,看圖識物、識字,還可以學垃圾分類,一舉三得。垃圾分類并不難,花樣方式學更入腦入心。
@市民黃阿姨:這種垃圾分類機挺好的,優勢就是干凈、方便。塑料歸塑料、玻璃歸玻璃、紙皮歸紙皮。這樣減輕了環衛工人的負擔,還可以積分拿獎品。
@charles__won :智能垃圾箱的引入,使大家的垃圾分類觀念逐漸由“要我分”向“我要分”轉變。投放箱的各種指示,讓大家在每天丟垃圾的過程中逐漸去學習、去適應、去改變,我們的環境都變得更干凈整潔了。
從小培養文明習慣 讓分類觀念深入人心
@悅分悅美:上個月,鼎湖區桂城街道水坑一小學開展“環境保護在心中,垃圾分類齊行動”,通過垃圾分類知識有獎問答、垃圾投放分類小游戲等互動,同學們在游戲中增進了對垃圾分類的理解,玩得不亦樂乎。
@肇慶市外貿幼兒園:我們幼兒園會定期開展一些互動活動,最近讓孩子們學學垃圾分類,透過細心講解,加上動手實踐,孩子們都學會了很多。有家長反饋孩子回家還會引導父母一起學呢,小手牽大手學習,這也是我們最開心的事。
@鼎湖女子志愿服務隊:我們車隊平時會騎行去宣傳文明小知識,帶給大家更多的科普知識。最近,我們在社區也開展垃圾分類科普活動,看小女孩聽得多么津津有味。
@元気土豆:“垃圾要分類,紅藍和綠黑,人人要自覺,不要隨便堆?!边@是今天孩子在學校學的順口溜,希望老師們以后多開展這些活動,孩子們可以學到更多愛護家園的生活知識。
童真童畫繪分類 垃圾分類宣傳不停歇
@高要區小湘鎮中心小學區羽萍:只要我們每天分一分,環境就美十分,我們的幸福家園也會更加美麗整潔。
@奧威斯實驗小學施柏丞:水瓶是可回收的哦,廢舊電池是有害垃圾……希望我的繪畫作品能讓更多人一起加入到分類的隊伍中。
@廣寧縣橫山鎮中心小學高竟軒:我們都愛玩娃娃分類機,這個垃圾分類娃娃機,小朋友們都可以幫助環衛工人減輕負擔了。
@曾玲琳:這個垃圾分類機,是環保工人的福音。它能自動垃圾分類,通過一道道工序,把一些可循環使用的垃圾變成我們的生活用品。
@東城街道周開泉小陳浩宇:我之所以畫這幅畫,是因為我看見有很多人從不進行垃圾分類。這樣做不但侵占土地,而且造成環境污染、浪費資源。我希望大家不要亂扔垃圾,注重垃圾分類,愛清潔、保護環境!
@夏曉彤:畫這幅畫是想告訴更多的人要注意垃圾分類,也希望大家能一起愛護我們的地球媽媽。
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 共享文明環保生活
@3步上籃袋鼠: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爭做垃圾分類先鋒,做地球環保衛士。別看垃圾分類是小事,但如果每個人都踐行就有如此和諧的畫面:天空一片湛藍,小河一片清澈,草地一片碧綠,地球一片本真質樸。
@懷集大學生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作為懷集大學生的我們,也想為懷集的和諧美麗貢獻出年輕一代的力量。我們希望通過更多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向群眾科普垃圾分類以及相關的環保內容,發動群眾為縣城文明創建工作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創文明懷集。
@梁先生借過:我們小區每一個樓梯口都有四個垃圾桶,老人也懂得分,就算一張廢紙也不會亂丟,一定要把它放進對應垃圾桶,保證不違反垃圾分類?,F在我們肇慶入選全國文明城市,大家更要好好去踐行垃圾分類,做最好的文明城市代言人!
@微塵如我:希望通過更多活動,讓全市人民共同愛護美麗的城市環境。加強市民群眾對環保理念的認同,同時帶動更多朋友加入,自覺做到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同創建綠色城市。
生活“零垃圾”、化廢為寶、獲得新生、循環利用……垃圾分類已成為城市文明的重要縮影,幫垃圾各自找回屬于自己的“家”更是我們公民應盡的義務。這次垃圾分類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增強了市民網友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掀起了垃圾分類的新浪潮,讓大家積極爭做環境保護的參與者、踐行者和推動者?;鵀閷?,造福環境,讓我們一起為城市撐起一片藍天白云。
-
(2020-11-18)
-
(2020-11-16)
-
(2020-11-10)
-
(2020-11-10)
-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