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熱議“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要做好文化傳承的接力者
發表時間:2013-12-05   來源:中國文明網

    《劉奇葆:要自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一文于12月2日中午在中國文明網首發,隨即被百余家網站轉載,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近日關于“自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積極傳播中華文化”的講話,引發了網友對愛國、愛中華文化的熱議。

    青年一代應更強的文化自信和自覺,做好文化傳承的接力者 

    劉奇葆:“要自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優秀傳統文化”

   網友表示高度認同,認為應該有更強的文化自信和自覺,做好文化傳承的接力者。網友“夢de深秋”說:中華文明作為歷史上唯一沒有斷裂的文明傳承,必然自有其過人之處。歷史是剪不斷的,血脈是帶不走的,年輕的國人們應當肩負起傳承、發揚、振興中華民族文化的責任。網友“蛋蛋_84555”說:如今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面臨著后繼無人的窘境,我愛我們的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卻對我們新一代是個很大的考驗,需要更多的年輕一代擔負起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任。網友“倪寶110”說:我們沒有文化自信的兩個表現,一是與國際接軌中,越來越多的西方化,在不知不覺中丟棄了民族的內涵。二是為迎合國際電影節評委的審丑獵奇心理,將中國歷史上存在的、封建的糟粕民俗搬上大屏幕,無形中也是對中國文化的硬傷害。實際上不只是影視文化,各方面我們都要向全世界展現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化。網友“靜水幽蘭”說:沒有中華文化積淀,談何文化自覺與自信。網友“@秋菊與軍刀”說:中華文化,源于文明,歷史久遠,同祖同根,老、莊、孔、孟,博大精深,儒斂樸素,民族特征,文化宣傳,守住靈魂,把握方向,務實求真,走向世界,何須爾爭?網友“蝎子txz”說:中國文化要想在世界上發揮重大的影響力,也不能簡單地依靠剪紙、方塊字、花拳秀腿、唐裝漢服等表層的東西,在我們的文化寶藏中,精神層面的人生觀、世界觀等更加深邃且彌足珍貴。網友“姜磊磊”說: 我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就是本土性、民族性寫作的典范,其創作的主題既有十分鮮明的民族特色,又有人類性,即人類在面對現代文明社會時所共有的遭遇,也在西方世界得到共鳴!

    我們不缺好題材,我們缺少的是好的劇本,好的表現形式

    劉奇葆:“文化傳統面臨被邊緣、取代、衰落甚至消亡的危險”,“沒有民族特性,電影創作就會迷失方向”

   警示引起眾多網友共鳴。網友認為,要以獨特的方式展現中國傳統文化,挖掘悠久歷史中的深刻內涵。網友“久久呵”說:一個時代的變革,電影媒體是最先感知者之一,也是影響時代導向的因素之一。作為文化的參與者,電影應該更多的挖掘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成為時代正能量的傳播者。網友“icelily0606”說:想想我們上下五千年,仁義禮智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嫵媚巾幗?難道我們缺少大長今那樣的人物嗎?不是的,我們缺少的是好的劇本,好的表現形式。網友“ahzhang3”說:怎么吃飯、怎么喝水看似平常,實際都是文化的一部分。當中國的一部電影、電視劇里吃西餐、喝可樂、開著外國車時,那它宣揚的必定不是中國文化。 所以堅守中華文化,就要從每一個細節入手。網友“管楊志”說,最近連續看了《打狗棍》、《劍鋒》等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我為中國人民的聰明勇敢而叫好,民族英雄身上所體現的愛國情懷正式我們不能割斷的文化血脈。網友“快樂芊芊小豬豬”說:最近看了一部國產優秀電視劇《老有所依》,很感動,發自內心的感嘆,我們每個人都要抽出時間陪陪家里的老人,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多么痛苦的事,“百善孝為先”的傳統需要堅守。網友“小溪85_48665”說:中國本土的電影本就應該反應的是中國文化、中國文明,比如《我的父親母親》等,背景、劇情,甚至小到服裝,都是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電影應更加重視中國文化的力量,中國文化,很正!

    期待飽含中國精神的電影帶來的心靈共鳴

   劉奇葆:“創作更多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電影精品”

  網友對“中國精品”充滿期待,認為舶來品固然有市場,但是更希望看到中國精神的深刻電影。網友“芽米”說,美國電影經常出現的是個人英雄主義,西方對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印象最深刻,怎樣提煉出中國精神加入電影是重中之重,《英雄》這個電影就不錯,體現了中國包容兼并的大一統思想。如果能有一些生活類型的低成本電影,也能體現出中國特色、中國精神的作品,那就好了!云南楚雄師院政管系的學生留言:說起電影事業,就不得不提的是電視劇產業,就我們大學生的切身體會來看,真正還得大力抓的不僅是短短120分鐘的買票觀看的電影,而是回家回宿舍就可以看到的一百多集的無營養無價值無正確思想觀的電視連續劇。期待電影、電視劇真正成為影響國人正確價值觀的文化產品。網友“我愛無敵兔”留言:國產片跨入高產時期,但真正質量過關、有內涵、能讓觀眾普遍認可的卻屈指可數,劇本的粗制濫造和影片中的文化缺失,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國產電影之痛。其實,我們不需要過多的快餐電影來打發寂寞,更期待高水準、高品質電影帶來的心靈共鳴。網友“火鍋不自助”說:真心希望我國的電影人能在共功名利祿之外,挑起傳播祖國文化,塑造祖國形象的重任!網友“豌豆張”說:喜歡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影視作品,讓更多人更多孩子能夠追溯中國文化的生命源頭,體驗和感知這份博大精深!希望做電影的大師們仔細品一品、學一學劉部長的話。

   

 

    ·我們需要中國“芯”

    一個民族與另一個民族的區別是什么?僅僅是膚色、眼睛這些外表嗎?一個講著地道美國英語的NBA球星林書豪,黑色的頭發、眼睛,黃色的皮膚,與我們好像沒有多大的區別,但人家是一位華裔美國人,說白了,仿佛一臺電腦主機,“芯”已經是美國“芯”。一個民族與另一個民族最大的區別是看內涵,而內涵其實就是這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不能淪為外黃里白的“香蕉”人,我們要做堂堂正正、字正腔圓的中國人。(李瑞強)<<<

    ·堅守文化陣地需要寸土不讓的精神

    堅守是一種精神,更需要端正的態度,需要冶煉出上等的作品,影視工作者要抱著“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度,摒棄粗制濫造,不能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而制造出低劣的產品來。

    堅守不僅需要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文化消費者抱著敬畏的心態去閱讀和欣賞作品,而不是以消遣和悠閑的心態去對待,要自覺抵制低劣的產品,進而讓這些產品沒有市場,沒有生存空間。

    堅守需要堅實的后盾,這個后盾就是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處在經濟大發展的背景下,是取文化還是經濟發展,這個賬不是現在修建一兩座高樓,爭取幾個大的項目就能換算過來的。(賴富春) <<<

 

責任編輯:王 鈺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