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象]詩畫濟南:濟南人心中的典藏
發表時間:2013-11-08 來源:濟南文明辦
分享到: 
4.55K
    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故事和風景,或凄美、或壯烈、或散淡、或雋永。今天,重新徜徉在不曾風化的記憶里,側耳傾聽歷千年而不絕的淙淙泉聲,俯手拾掇不曾隱去的心中典藏,不為朝圣,只為觸摸泉城曾經的蹤影。

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是濟南人的自豪

  我的心中流淌著一汪泉——

  有人說,濟南是一座水做的城市,此言不虛。濟南的泉眼眾多,多到隨意掀起一塊石板或者往地里插一根筷子就可能冒出泉水來,多到流出的泉水要用一個大明湖來盛。所以,濟南又叫泉城,泉水成為濟南最大的特色、最好的稟賦、最響的品牌,沒有泉,濟南會失去她的靈魂。

  “天下泉城”,久負盛名。 72名泉有則“水若涌輪”,汩汩而出;有則細線穿珠,晶瑩剔透;有則琴瑟跌宕,古韻悠揚。而且很多泉都流傳著美麗的故事與傳說,比如“孝感泉”講的是劉琮孝母的故事,“飲馬泉”傳說是曹操飲馬的地方,“馬跑泉”傳說是主人的戰馬前蹄刨地刨出的清泉,“九女泉”相傳古時的九位仙女在那里綜紗沐浴,等等。當然最著名的還屬趵突泉,被譽為“天下第一泉”,很有意思的是,相傳當年山東省主席韓復榘在游覽趵突泉時心潮澎湃,曾即興賦打油詩一首:“趵突泉來泉趵突,三個眼子一樣粗,咕嘟嘟、咕嘟嘟?!彪m為笑談,卻是真理;雖不文雅,卻也直舒胸臆。

  濟南的泉水甘甜清冽,喝一口,能甜到心里去,絕對沒有漂白粉的味道。所以,你經常會看到拎著大桶小盆排隊接水的場景。用泉水制成的“泉娃”礦泉水,口感醇軟,且含有多種無機物;用泉水泡茶,湯色明亮,茶香清澈;用泉水釀成“趵突泉”啤酒,泡沫細滑,酒香四溢。

  全線通航的護城河環城而繞,將老城區內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三大泉群串聯起來,坐在畫舫中巡河覽景,腳下全是白嘩嘩、清洌洌的泉水,這是全國唯一一條由泉水匯流而成的護城河。夏日里,天然泉水浴場是你理想的消暑好去處,全身泡在清涼的泉水里,那叫一個愜意。你想啊,城中有泉已然不易,泉水倘若又如此地豪邁奢侈,濟南人該是怎樣的福氣!

夏天大明湖的荷花綿延在整個湖面

  我的心中映照著一面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半城湖”指的就是大明湖,清幽雅凈,仟塵不染。

  上世紀80年代的大明湖既不大,也不明,水黑而不清,水定而無波。近幾年,濟南對大明湖進行了擴建和改造,也免費對游人開放?,F在的大明湖荷塘碧綠,垂柳繞堤,亭臺樓榭,詩情畫意?!懊骱褐邸笔侨切掳司爸?,坐上煙波畫舫,如果這時再有一古裝女子坐在船頭撫琴一首,悠揚的琴聲伴著清風、荷香、水汽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清徹至骨。這時的大明湖就是一軸水墨畫、一首抒情詩、一段夢中曲。

  好像是在畫里,卻又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詩經》中說: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種意境總是與麗人相關,與水相牽。

  大明湖邊的樓閣中,有兩個與女子有關,而且都是美女加才女。一個是“藕神祠”,祠堂內供奉的藕神是一代詞宗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以她的才情寫盡了藕花的神韻,所以被喻為藕神。另一個是“雨荷亭”,相信很多人都從電視劇《還珠格格》里知道了乾隆巧遇夏雨荷的故事,認識了那個琴棋書畫無所不能的奇女子,電視劇中的一些鏡頭也是在大明湖拍攝的。于是《還》劇熱播后,大明湖里就多了一景。

  因為有了這樣兩個女子,大明湖也就與眾不同了。

老舍筆下的千佛山保佑著世世代代的濟南人

    我的心中聳立著一座山——

  濟南是注定與山有緣的。

  “小山整個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留著個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全安靜不動的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蔽抑袑W課本上學過的《濟南的冬天》,淡淡的筆墨寵辱不驚,飽蘸著老舍先生對這座城市的深厚情誼,濃濃的愛戀從筆端流淌開來。

   濟南南部山區是泰山余脈,群峰疊嶂,俊逸靈秀,步步是景,處處是畫,金象山、月亮彎、紅葉谷、九如山,還有大門牙、小門牙……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節假日里,很多市民到南部山區游玩,爬爬山,玩玩水,釣釣魚,再吃點物美價廉的農家飯,親近了自然,愉悅了精神,也放松了心情。

   濟南最著名的山是千佛山,因了山上有千尊佛像而得名。進入山中,拾階而上,濃濃的松油味伴著香火味,有賣山貨的,有賣紀念品的,有時還有唱戲的,好不熱鬧。一尊尊佛像在濃蔭夾道的山路旁蜿蜒錯落,可謂形神各異,情態萬千。金光閃閃的那尊巨佛是彌勒勝苑正門牌坊的大肚彌勒佛,其背靠青山,面朝都市,肚大能容,笑口常開。位于半山腰的興國禪寺是香火勝地,“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迷津人”的寺門楹聯,讓人領悟到喧鬧世界中的佛善與禪心。層層錦屏中,還散落著紀念舜帝在此開荒種田的“歷山院”、秦瓊拴馬的“唐槐亭”、雕梁畫棟的“齊煙九點”以及古色古香的“云徑禪關”等。登上山頂,憑欄北望,泉城風景盡收眼底。在這里,我們的心境離塵囂越來越遠,離自然越來越近,讓人很容易想起臺灣作家李樂薇曠達的人生情趣——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湖邊垂柳 泉水人家

    我的心中搖曳著一株樹——

  如果你在這樣一座城市,馬路的兩旁招搖著垂柳,花園的四周亭立著垂柳,河岸湖邊俏展著垂柳,戶院的庭角隱藏著垂柳,就連一座體育場的外形都是“柳條”,那,便是濟南了。

  柳樹,是濟南的市樹?!氨逃駣y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辟R知章當年吟詠的不知是不是濟南的柳,可那“碧玉”一樣的柳樹風情萬種,姿態輕盈的柳條隨風起舞,就象“海飛絲”廣告中少女的秀發,一不小心就搖曳成一樹一樹的風景。

  《紅樓夢》中形容林黛玉是“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那是一種美艷;武俠小說中有俠士身如浮萍,來去如風,便取名“柳如風”,那是一種寄托;濟南的工業北路上有個“幸福柳”小區,聽說是因為那里有一顆名氣很大的古柳,曾經兩次“見”過毛主席,因此取名,還建了“幸福柳廣場”,希望它永遠不老,那是一種幸福。

   當然,也有它的不好。每年的四、五月份,一串串白花花的揚柳絮隨風飛舞,特別在泉城公園、大明湖沿岸等,柳絮飄著、蕩著,象是漫天下起了大雪,吹得行人睜不開眼。有的落下來象給草地上蓋了一層薄紗,有的在馬路上滾成一個棉花球,簡直是“天蒼蒼、野茫?!?,漫天柳絮壓海棠!

濟南老街芙蓉街傳承著濟南的文化 訴說著濟南的故事

    我的心中還回響著一曲宋詞——稼軒筆,寫“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易安詞,吟“綠肥紅瘦”,“凄凄慘慘戚戚”。繁華舊夢,碎了的光陰鋪陳成一幕幕過往,但時光,終究抵不過一首宋詞的清絕。

  我的心中還仰臥著一條老街——尋老濟南,就要到芙蓉街,這里的一花一草、一水一木都散發著歷史的古香,走在石板路上,流連于老巷子中,尋古探幽,泉群相伴,還能吃到荷葉肉蒸包、油旋盤餅等地道的濟南小吃。這些老街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厚重,世事滄桑的歷史沉淀,讓你一不小心,就會踩出一個故事來。

  我的心中還激昂著一支球隊——因為有了山東魯能足球隊,濟南的球迷也就多了一份牽掛、一種寄托、一個能盡情吶喊、隨興哀樂的理由。每逢有主場比賽,省體中心都會變成一片橙色的海洋,贏了愛你,輸了也挺你,因為這支球隊是屬于球迷、也屬于這座城市的。

  一個個細節,一片片斷章,串成粒粒碎鉆,留于心底。當歲月的流逝漸漸模糊許多記憶,就像波濤沖走了輕浮的沙粒,只留下一些亮亮的東西在閃耀。(馬振鵬)

責任編輯:朱 波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