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校園美育之魂
發表時間:2021-11-3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談到校園美育,我的理解是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來說,學校一切活動都體現著美育,包括校園環境、教學過程、師生人際關系等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課堂到操場到餐廳都有美育。從個體來講,不管是教職員工還是學生,儀表美、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這些都是美。狹義的美育,包括音樂、歌唱、戲劇、書法、工藝制作、詩朗誦、話劇、京劇、戲曲等。

  不管是廣義的美還是狹義的美,都有一個支配的東西——靈魂。狹義的美,那些技藝,掌握后要表現什么?為誰表現?也是受靈魂支配的。那么美育的靈魂是什么呢?我體會就是一個字,德。

  在這里我想引用海峽兩岸公認的一位臺灣著名教育家高震東先生曾經說過的名言:智育沒有德育做基礎,智育就是犯罪的幫兇;體育沒有德育做基礎,體育就是暴力的前衛;美育沒有德育做基礎,美育就是腐化墮落的催化劑……我認為他這幾句話一是把德的重要性講得清清楚楚,二是把德育跟其他各育的關系也講得明明白白。

  黨的十八大報告當中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感到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很好地研究,立德樹人,立什么德?學校有德育大綱,有德育綱要,但那是個工作的綱。我一直在思考,中國是有優良道德傳統的國家,那么我們的先賢們都提過什么樣的德?

  最早孔子提出君子有“三德”(仁、智、勇),孟子提出做人要有“四端”(仁、義、禮、智),管子提“四維”(禮、義、廉、恥),董仲舒提“五?!保ㄈ?、義、禮、智、信),孫中山、蔡元培提新“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學習先賢的經驗,我們今天應該怎么建立德綱?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把傳統文化具有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我通過學習思考,在先賢們提出的那么多德中選了十個字,“忠、孝、廉、恥、勇、仁、義、禮、智、信”,簡稱十德。

  我們中華民族是講倫理道德的,什么倫理道德?這10個字都有;中華民族有優良的傳統美德,什么美德?這10個字就是10個美德?!爸摇敝v個人和國家的關系,“孝”講家庭倫理關系,“廉”“恥”講個人的修身,“勇”講的是民族品格,“仁”講的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義”講的是正義原則,“禮”講的是規矩和禮貌,“智”這里是智慧,“信”是誠信。所以我認為,這10個字是我們德的一個綱。如果把這10個字作為我們學校德的綱,德育就有了一個很好的遵循。

  中國的文字是非常了不起的,不僅寫起來漂亮,而且每個字都有深刻的含義。我們的先賢太有智慧了,他們選了一個字,就能把倫理道德的一個方面,概括得清清楚楚。我認為大道至簡,這10個字缺一不可。

  我們常說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什么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認為承認這十德,一定是中國人;接受這十德,并且努力去做,一定是中國的好人;做到這十德,一定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的美育必須抓住這個靈魂去進行。(作者為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第一任德育處處長、資深德育專家 孫學策)

Scan me!
責任編輯:黨 建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