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青少年大思政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以美為媒,又是向中外青少年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講話時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以美為媒,加強國際文化交流。要錘煉品德,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加強道德修養,明辨是非曲直,增強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把美育和立德樹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等緊緊聯系在一起。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說,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
同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更是提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論斷,并指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同時還提到,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而培養合格的接班人,既是中國青年報社的主責主業,更是我們的神圣使命和時代擔當。
美育,關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關乎社會意識、社會風氣,關乎廣大青少年的品質、素質的養成。美育讓文化自信慢慢融入青少年的文化基因。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美的花園。通過美育,可以潤物無聲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種子深深地埋藏進孩子們的心里,最終,由心底生長出文化自信的花來。
為黨育人,既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也是已經完成全媒體融合升級,并一直不斷改革中的中國青年報人的使命與擔當。這需要緊跟黨走、為國家擔當、對世界盡責、向中外青少年講好中華文化故事的大情懷。而要向中外青少年講好中華文化故事,以美為媒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對美的欣賞中,彼此尋求心靈的共鳴,更易于讓對方聽得懂、易接受,更能讓青少年領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美,也能夠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并強調,在“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為正在進行媒體深度融合的全國主流大報、團中央機關報,有著70年報史的中國青年報社,始終以為黨育人、服務大局、服務全團、服務青年為己任。秉承“服務青年成長,推動社會進步”的辦報宗旨,持續探索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有效方法,推出實踐化“產品”,以“小”見大,以大時代關聯小生活,以大敘事關聯小細節,以大生產關聯小消費,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其中,由教育部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自2018年起,已連續開展3年。該活動通過發動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參與,已成為青少年傳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綜合平臺,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的線上線下宣傳主陣地之一。而即將推出的《美育公開課》,也將成為青少年大思政平臺的重要內容。
經過幾個月的策劃、籌備,今年9月,由中青報和中國文化視窗總編輯部聯合打造的《美育公開課》低調開機。我們想先扎扎實實做事,根扎好了,自會枝繁葉茂,靜待花開。這一系列視頻的推出,是為黨育人的需要,是時代的需要,是大勢所趨、大勢所需。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當下,又有了“首屆全國校園美育工作研討會”這一重要會議,標志著我們完成了從零到一的轉變。
期待《美育公開課》在廣大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作者為中國青年報社黨委書記 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