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所系。2021年8月,安徽省南陵縣以籍山鎮新建村“復興少年宮”建設為試點先行,立足鄉土和鄉情,整合多方資源,搭建農村未成年人夢想啟航的活力舞臺。
南陵縣籍山鎮新建村“復興少年宮”全景
精心布局陣地網絡
按照就近就便原則,新建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拓展轄區文明校園,周邊全國勞模程太平農業科技基地等納入教育實踐點,設計道德培育、文體娛樂、勞動實踐載體,形成“1+N”的育人格局,設置“理想信念實踐區”“傳統文化實踐區”“文體活動實踐區”“法治教育實踐區”“勞動體驗實踐區”,打造五大片區開放式“15分鐘青少年教育活動圈”。
未成年人法治廣場
精準整合資源共享
作為孩子們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務場所,“復興少年宮”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著眼于滿足農村群眾和家庭對教育培養未成年子女的現實需要,特別在課程安排上廣泛征求周邊家長和孩子意見,用專業資源帶動、與學校資源抱團、引社會資源匯聚?,F已開設舞蹈、手工、書畫、國學、科技科普等興趣班,切實把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成為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品牌,成為孩子受益、家長滿意、社會稱贊的育人工程、民心工程。
志愿者輔導老師介紹各種農作物特點
精巧激活親子課堂
“復興少年宮”充分發揮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主體作用,50多名家長主動報名,先后開設了“農村記憶”課、“爺爺胡子里的故事”課、“小巧手”課、家長助教大PK等精品課程和活動,在輕松愉快的集體氛圍中,融洽親子關系,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快樂成長,贏得廣泛點贊。釋放快樂童年,放飛童年夢想。開課以來,“復興少年宮”共招收國學課堂學員35名、手工剪紙班學員28名、舞蹈班學員28名、勞動實踐班學員91名。累計開課77課時,參加課程139批次。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南陵縣籍山鎮新建村“復興少年宮”因地制宜搭建教育文化陣地、多種渠道引進輔導員隊伍、靈活多樣創新教育實踐形式,豐富了農村孩子的業余生活,提升他們的興趣,為小少年點燃大夢想,在小村莊演繹大精彩。(徐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