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發、束發、盤頭、插花、定型……在福建省泉州市臨海小學的鄉村“復興少年宮”里,十幾名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能在二十分鐘內盤完一個蟳埔女傳統頭飾“簪花圍”。蟳埔女頭飾是當地的民俗特色,被喻為女子頭上“流動的花園”。復雜的頭飾制作并沒有讓孩子們失去興趣,反而更認真地進行學習。
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梳扮蟳埔女傳統頭飾
特色課程 傳統文化融入課余生活
蟳埔女傳統頭飾梳扮、海洋貝雕興趣制作、海絲小導游交流……每逢周二、周四,在福建省泉州市臨海小學,這里的同學們都會走進鄉村“復興少年宮”,根據興趣愛好選擇特色課程,將傳統文化傳承融入課余生活?! ?/p>
“奶奶告訴我,傳統頭飾不僅是為了美觀,更是我們海邊蟳埔女勤勞精神的體現,剛好學校有開設這個課程,我就毫不猶豫地報名了?!蔽迥昙墝W生蔡佳瑤說。
學生們展示自己的蟳女頭飾梳扮
在小小科技工作室,貝雕興趣小組的小伙伴們正在用形狀各異的貝殼、海螺創作精美的貝雕。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賦予了這些貝殼嶄新的生命力,一件件精致的貝雕小品展現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工作室展架上,《雄鷹展翅》《海絲花園》《蟳埔風情》等具有漁村文化特色的貝雕作品讓大家贊不絕口。
同學們一起制作貝雕
泉州市臨海小學的做法,是泉州市豐澤區大力推進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的縮影。依托鄉村“復興少年宮”平臺,全區不斷優化課后延時服務,實行“課后輔導+藝術活動”模式,邀請傳統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社區、文明實踐所、站,讓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的課余生活,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全面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目前,全區鄉村“復興少年宮”共計設置了包含德育、科技、藝術、體育、文化5個方面的100余項活動課程,進一步提升了全區課后服務的提質融合。
多元“菜單” 全面優化課后延時服務
“小蒼蘭舞蹈”社團的伊一小朋友悄悄告訴老師,她有著長大想做舞蹈老師的夢想。在舞蹈房里經??梢钥匆娨烈灰槐楸榈刈聊幼鞯纳碛?,她說:“因為舞蹈,我學會了堅持不懈?!?據悉,在泉州市教育局舉辦的泉州市2021年中小學生藝術節活動中,洪瀨第三小學鄉村“復興少年宮”舞蹈社團排練的戲曲節目《精忠報國》榮獲藝術表演類二等獎。
洪瀨第三小學鄉村“復興少年宮”小倉蘭舞蹈社團活動
“雙減”背景下,洪瀨第三小學融合課后延時服務,創新課后服務模式,充分發揮“多元特色”辦學優勢,積極創建學校鄉村“復興少年宮”模式,進一步整合拓展學校長期開展的興趣小組活動,組織開展了“閱讀立德培行”“運動強技健體”“科技拓展素質”“藝術涵養美育”“輔導答疑啟智”5大板塊22項社團活動,科學合理設置學校課后服務,為學生提供多元特色“菜單”,幫助學生培養興趣、增強實踐、發展特長、開闊視野。
“‘墨之味’書法社團教我們‘一筆一畫寫好字’,‘經典誦讀班’教我們‘一字一句讀好書’,老師教育我們‘一心一意做好人’,這也是‘洪三大閱讀’主題活動的基本要求。學校還定期在微信公眾號展示我們的優秀作品?!痹撔A耆帱S哲鑫同學自豪地說。
洪瀨第三小學鄉村“復興少年宮”籃球社團活動
學生家長也紛紛點贊洪瀨第三小學的“復興少年宮”課后服務模式。六年二班學生家長李細紅說:“學校提供‘復興少年宮’活動‘大菜單’讓學生自主選擇,為孩子打造多彩童年,既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又解決了多數家長接送困難的后顧之憂?!?/p>
據了解,洪瀨第三小學這種新穎的鄉村“復興少年宮”模式還將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使之成為學校課后服務的重要場所,成為新時代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的重要陣地,讓學習教育和實踐活動有趣有料,助力學生全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