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屬于花卉中的薔薇科,廣泛分布在溫帶地區,表面有細小的絨毛和尖刺……”“種植大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播種均勻,才能保證出苗整齊……”3月5日,距離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口孜鎮鄉村“復興少年宮”不遠的一處田地里,一堂“田野課堂”正在開講,口孜鎮致和小學的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當天的活動是孩子們在口孜鎮鄉村“復興少年宮”參加的一堂實踐體驗課。自2021年底潁東區第一座鄉村“復興少年宮”在口孜鎮開放以來,孩子們在室內做手工、學舞蹈、享閱讀;在田野里學勞動、長知識、增閱歷……一個個美麗的夢想,從這里起飛、綻放。
筑夢育人 讓課余活動有“知”有“味”
“步伐要穩,隊形站齊,注意聽好音樂節奏,一、二、三,走……”伴隨著歡快的民族樂曲,寬敞明亮的舞蹈室內,孩子們跟隨節奏旋轉、起舞,臉上寫滿開心與專注。身旁,來自口孜鎮鄉村“復興少年宮”的教師志愿者王瑞,正面帶笑容,用心指點……
周六上午,口孜鎮鄉村“復興少年宮”的舞蹈教室,一堂歡快活潑的舞蹈課讓致和小學的孩子們樂在其中,盡情享受舞蹈之美。五年級的小學生宋雨晨,周六一大早就從家中來到這里,連續幾周,從不缺席?!拔蚁矚g跳舞,以前在外面學過拉丁舞,還經常參加表演。等我長大了,想從事和舞蹈有關的職業,這是我的夢想?!?/p>
走出舞蹈教室,順樓梯往下便是“手工課堂”。十幾名二三年級的小朋友坐在桌前,聚精會神地拼裝科技小手工作品,一雙雙眼睛里充滿了好奇。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師會上前指點迷津。利用瓶內外的壓強差制作風車,利用物理原理制作水吸乒乓球、飲水機、液體沙漏,用木棒和小馬達制作迷你小風車……孩子們通過動手實踐,接觸科學、學習科學,一旦操作成功就會開心笑出聲來,現場氣氛熱烈。
對口孜鎮各中小學的孩子們而言,在鄉村“復興少年宮”能夠體驗到的課余生活還有很多。據口孜鎮文化站站長武俊萍介紹,2021年11月口孜鎮鄉村“復興少年宮”正式掛牌啟用,先后設置了舞蹈室、書畫室、音樂室和圖書室,并依靠當地志愿服務力量,開設了舞蹈、書畫、器樂演奏、手工制作等涵蓋德育、文藝、手工、科普類的公益課程項目。豐富的特色課程,讓少年兒童們的課余生活有“知”有“味”。
“復興少年宮設置的公益課堂,每周二、四、六開課。平時,孩子們放學后可以來這兒學書法繪畫,周末可以過來做運動、學手工?!蔽淇∑颊f:“考慮到當地不少孩子缺少家長陪伴,‘復興少年宮’除開設公益課堂外,平時還向孩子們全天開放。小朋友可以來圖書室讀書、做作業,這里有專門的志愿者陪伴,和他們一起學習、玩耍,盡力給他們一個溫暖的童年?!?/p>
田野課堂 勞作之美入童心
為了讓孩子們親近自然,體驗農耕,感受勞動的辛勤與快樂,口孜鎮鄉村“復興少年宮”開設了“田野課堂”,在農田里打造社會實踐研學基地,讓孩子們樂在其中,感受勞作之美。
“田野課堂”基地里種植了大豆、番茄、青菜、玫瑰等各類果蔬、花卉,為學生們參加戶外拓展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
當天的田野課堂上,一聽完講解,孩子們便迫不及待拿出勞動工具和菜苗,將老師所講知識學以致用,挖坑、栽種、培土、澆水,干得有模有樣。田野間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種植蔬菜很有意思,種植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農民伯伯在田間勞作的辛苦。所以,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痹谔镆罢n堂上,五年級的小學生李琦碩,一邊揮舞著小鋤頭一邊說,通過參加活動,他不僅認識了很多果蔬品種,還懂得了勤儉節約的意義。
“農村孩子學習成長的最大‘營養源’,恰恰就是腳下的土地?!蔽淇∑几嬖V記者,“實際上,只有讓農村的孩子從小親近土地,了解農村,才能真正培養他們身為農民后代的‘身份自信’和‘文化自信’。這正是鄉村農村孩子具有的天然優勢,也是滋養和促進他們成長成才的天然活性元素?!?/p>
搭建農村兒童成長平臺
2021年6月,中央文明辦部署開展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工作,要求在全國各地,打造面向廣大農村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開展道德培育、文體娛樂、勞動實踐等活動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務場所。
2021年底,在潁東區口孜鎮,全區第一座新開設的鄉村“復興少年宮”正式向全鎮及周邊中小學生開放,為當地的農村孩子們,插上了快樂成長的翅膀。
據了解,近年來,口孜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不斷深化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設立少年兒童活動空間,打造“道德講堂”“田野課堂”等特色品牌;組織開展“老黨員講黨史”、傳統文化及心理健康宣講等志愿活動;深度挖掘口孜鎮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教育革命基地,不斷在強化陣地建設、組建人員隊伍、完善設施配備、措施保障上下功夫,為當地廣大鄉村少年兒童提供學習、娛樂的良好環境條件,惠及全鎮上千名中小學生。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建設鄉村“復興少年宮”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大舉措,是促進農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陣地,更是助推鄉村振興和農村文明進步的重要抓手?!备逢柺形拿鬓k有關負責同志表示,目前,阜陽各縣區正大力開展鄉村“復興少年宮”試點建設工作,全市共掛牌運營8個鄉村“復興少年宮”。并通過打造鄉村“復興少年宮”的“五彩課堂”品牌,常態化開展紅色課堂(革命教育)、藍色課堂(科普活動)、綠色課堂(勞動實踐)、金色課堂(智力開發)、青色課堂(傳統文化),致力于讓鄉村兒童放飛“五彩夢”,促進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記者 趙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