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安徽南陵:鄉村“復興少年宮”深耕文化樂土 培育時代新人
發表時間:2022-02-14來源:安徽文明網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2021年8月以來,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扎根鄉土,立足農情和鄉情,整合有限資源,打造南陵特色鄉村“復興少年宮”,使之成為鄉村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一片沃土,為小少年點燃大夢想,在小村莊演繹大精彩。

2021年秋季班結業典禮合影

  精心設計陣地網絡

  建強主陣地,依托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按照就近就便、資源整合原則選址主陣地,并將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化場館等納入教育實踐點,形成“1+N”的育人格局。

  用好現有資源,著力提升全縣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水平和服務質量,實現全域覆蓋。

  培育試點運行,根據籍山鎮新建村試點地域特征,打造“黨建引領區”“多功能活動區”“文體娛樂區”“法治教育區”“勞動體驗區”五大片區陣地平臺的“15分鐘青少年教育活動圈”,形成一套符合試點建設實際的設計方案。

愛心港灣

成長之路

  精彩激活志愿服務

  依托鄉村學校教師組建輔導員隊伍,與周邊學校結成對子,建立以學校教師廣泛參與的輔導員隊伍,制定輔導員激勵措施,大力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組建公共文化服務專業志愿者隊伍,教育、文化、體育、科技等部門,整合利用優勢資源,幫助鄉村“復興少年宮”聯系專門文化人才,采取送文化和種文化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活動,培訓輔導員隊伍。

  建立社會志愿者輔導員隊伍,動員社會各方面志愿服務力量,包括社會志愿服務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五老”志愿者、退休老教師、返鄉高校學生等,引入“三人行國學課堂”“四點半課堂”“悅動體育”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建立社會輔導員隊伍。

  吸納家長志愿者服務,讓家長走進少年宮課堂參與孩子的成長,如種田“老把式”的祖父母和農村“留守媽媽”手把手教學種豆插秧、剪紙、織毛衣等。

“舞之靈”舞蹈形體訓練

“鄉村記憶”勞動體驗課——“老把式”家長志愿者教學

  精致打造試點品牌

  整合多方資源,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堅持公益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普及國學公益課堂,鍛造書法提升,錘煉形體培訓,拓展勞動實踐等,將“農村記憶”勞動體驗、國學經典、“小巧手”手工、舞蹈、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機融入活動內容,吸引廣大農村孩子樂于參與、便于參與。

  著力打造南陵縣籍山鎮新建村“試點品牌”,切實探索出一條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南陵樣本”。自去年10月開放以來,南陵縣籍山鎮新建鄉村“復興少年宮”已經成功開設了五個特色活動課程,組織開展活動三十二次,服務周邊農村學生百余人。(徐江紅)

Scan me!
責任編輯:黃 舒雅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