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多地的鄉村“復興少年宮”,分別舉辦了內容形式多樣的“我們的節日·元旦”主題活動。鎮西鎮志愿者教孩子們做燈籠、猜燈謎,了解民俗文化;嚴陵鎮馬道村開展包抄手比賽,營造節日氛圍;新場鎮請來非遺傳承人,在教學中尋找下一代接班人;東聯鎮天寶溝村制作草藥標本,學習傳統中醫文化。
2021年6月,自威遠縣被列為全國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試點縣(市、區)以來,這樣充滿意義的活動在全縣各個鄉村“復興少年宮”中層出不窮。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注重課程與教學內容銜接的同時,威遠縣將傳統民俗和當地特色文化有機結合,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延續優勢特色項目 多種方式傳承傳統文化
2021年12月25日下午,一套行云流水的市級非遺李家拳練習之后,威遠縣新場鎮中心學校鄉村“復興少年宮”的操場上響起了敲鑼打鼓的聲音,舞龍隊的學員表演起了舞龍。舉著龍頭的是六年級的廖登科,他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新場“翔龍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舞龍充滿了好奇和喜愛,在得知學校的鄉村“復興少年宮”有舞龍實踐活動后,廖登科就立刻報名開始學習,希望有朝一日能登臺表演。
學生們在練習李家拳。圖片來源:威遠融媒
舞龍隊彩排。圖片來源:威遠融媒
2021年,新場鎮中心學校把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與“雙減”和“課后服務”的推進有機結合,除延續傳統特色項目外,還成立了縣級非遺文化傳承的藍淀藝術工作坊、市級非遺文化傳承的李家拳武術隊,設置了扎染、茶藝、木刻、篆刻、皮影戲等50多門精品課程,為傳承地方民俗文化再作創新。
積極開展德智教育 廣泛吸納各界愛心人士參與
除了傳承傳統文化,鄉村“復興少年宮”還積極開展德育、文體、科普、勞動等益智學習教育和開筆禮、成童禮、成人禮等道德實踐活動,開設合唱、足球、剪紙等社團、工作坊200余個,在德智教育中融入文明新風、傳播文明理念、弘揚時代新風,如向義鎮中心??鞓芳艏埞ぷ鞣?、新店鎮中心校七星椒少兒藝術合唱團。
永團小學鄉村“復興少年宮”開展特色傳統項目——刺繡。圖片來源:威遠融媒
百勝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中醫標本館,學習了解中醫文化。圖片來源:威遠融媒
威遠縣廣泛吸納有專長的文化志愿者、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五老”人員任輔導員,同時積極與四川農業大學、成都體育學院等高等院校合作,把鄉村“復興少年宮”作為高校實踐基地,在寒暑假期間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把知青紀念館、威煤陳列館、鹽煤古道、紅村石油會戰遺址等作為鄉村“復興少年宮”實踐基地,組織參觀研學,培養小小講解員。
志愿者給孩子們上音樂課。圖片來源:威遠融媒
志愿者帶領孩子們開展閱讀活動。圖片來源:威遠融媒
截至目前,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以及鄉村學校少年宮,威遠縣共建設鄉村“復興少年宮”117所。
2022年,威遠縣還將繼續穩步推進鄉村“復興少年宮”全國試點建設。從場地建設、隊伍建設、活動開展、工作保障等方面發力,從實踐所站和中小學校兩個層面進行規范,建設一批高標準、高質量的鄉村“復興少年宮”,使得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更具精準化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