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多方參與,開創互聯網治理新局面
?。玻埃保赌辏保痹拢啡?,先后經過三次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獲高票通過。
網絡安全法的制定頒布,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互聯網治理模式轉變和治理能力提升的一個縮影。
治網之道,法治為本。
“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p>
“要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p>
……
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于網信事業發展的始終。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越來越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識。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互聯網發展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布局,明確要求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改革。提出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絡力度,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更明確將“依法治網”納入“依法治國”的范疇,明確提出:“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網絡行為?!?/p>
黨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推動我國互聯網法治體系構建不斷加速,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進程闊步前進:
一方面,全局性、根本性的立法開始啟動。中央網信辦牽頭編制“互聯網立法規劃”,統籌協調并積極推進網絡安全法、電信法、電子商務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重要法律法規立法進程;另一方面,包括刑法修正案(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在內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加快出臺,互聯網法治體系更加完善。
在充分發揮立法引領和保障作用的同時,面對互聯網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瞬息萬變的發展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新現象新問題,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規范管理文件及時出臺。涉及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互聯網信息搜索服務管理、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等方面。這些規章制度,充分體現了引導和規范相結合、鼓勵和監督相統一的原則。明確了政府部門的監管責任,抓住了企業主體責任,更調動起公眾共同參與管網治網的積極性,構建了多方共治、良性互動的治理新局面。
興網之道,標準為先。
在著力構建互聯網管理法治體系的同時,推動網絡安全標準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配套銜接的工作也在加快推進,為保護信息安全、促進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玻埃保赌辏冈?,中央網信辦、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國家網絡安全標準化工作的若干意見》,推動開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網絡安全審查、大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新一代通信網絡安全、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共享等領域的標準研究和制定工作,建立了統一權威的國家信息標準工作機制。
依法治理,依規治理,依標治理;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多方參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互聯網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科學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 上一篇:
-
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已是第一篇
-
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 下一篇:
-
脫貧攻堅:實現共享發展的偉大創舉
已是最后一篇
-
脫貧攻堅:實現共享發展的偉大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