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唐山考察時指出:“我們今天要繼續弘揚抗震精神,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動力?!痹谥腥A民族的精神譜系中,唐山抗震精神以其獨特內涵和意蘊,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克服艱難險阻、戰勝風險挑戰的強大精神力量。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從唐山抗震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以“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和“患難與共”的家國情懷凝聚“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無窮力量,面對困難挑戰不放棄、不退縮,迎難而上、奮發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公而忘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度,中國人民戰勝災害、謀求生存的斗爭也從未停止過。44年前,面對殘酷的唐山震情,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銘記“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公而忘私、拋家舍業,與災區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所展現的革命情懷、所呈現的英雄壯舉、所顯示的精神偉力,無不體現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無不浸潤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選擇,無不展示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鮮明本色。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斷決策,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各級黨委和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各方面聞令而動,全國農村、社區、企業、醫療衛生機構、科研機構、學校、軍營各就各位,大家舍生忘死、公而忘私,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新時代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要大力弘揚唐山抗震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公而忘私、大公無私,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患難與共,充分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
44年前,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英雄的唐山人民以患難與共、同甘共苦的堅強意志,先人后己、不怕艱險的崇高精神,在地震廢墟上開始了抗震救災的偉大壯舉。在此過程中,黨中央、國務院集中領導和統一部署,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同災區人民患難與共、萬眾一心,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助力唐山走出災難,走向新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唐山抗震救災和新唐山建設40年的光輝歷程,以及我們開展的許多重大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胞之情的無私付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為唐山的重建振興提供了重要支撐。今天,我們要繼續弘揚唐山抗震精神,把“力量在國家、優勢在制度、奮斗在人民”的經驗升華為實現民族復興道路上應對重大阻力、克服重大矛盾的社會共識,勠力同心、和衷共濟,匯聚起戰勝一切困難的磅礴力量,為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提供精神支撐和制度保障。
百折不撓,以大無畏精神攻堅克難
44年過去了,雖然歲月漸漸抹去了地震遺留的物理痕跡,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唐山人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所彰顯的不畏困難、不怕犧牲、越戰越勇、百折不撓的英雄主義精神;難以忘懷中華兒女堅韌不拔、歷久彌堅的勇于戰勝災害、贏取最后勝利的大無畏精神。
多難興邦,玉汝于成。中華民族是飽經磨難的民族,但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無論遭遇怎樣的悲情苦難,都從來未能使我們折服過,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厚重的中國人民的奮斗史與抗爭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今天,我國社會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頑瘴痼疾,人民生活依然面臨著許多“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等等。歷史與實踐的經驗證明,這些危險、挑戰和困難是長期存在的,克服和戰勝它們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繼續弘揚唐山抗震精神,充分認識各種危險、挑戰和困難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充分做好防范和化解各種重大風險的各項準備,堅韌不拔、砥礪前行,愈挫愈勇、歷久彌堅,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勇往直前,敢于勝利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碧粕酱蟮卣痣m然瞬間把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夷為平地,但沒有摧毀唐山人民的堅強意志。面對震后滿目瘡痍的家園,唐山人民鼓足生存的勇氣、胸懷發展的希望,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十年建設恢復、十年經濟振興、十年快速發展、十年展翅騰飛”的“唐山奇跡”,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心之所向,夢之所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風險挑戰,甚至有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與風險并存,國內面臨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國際局勢充滿各種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冷戰思維與霸凌主義、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逆全球化與民粹主義、戰亂恐襲與饑荒疫情等,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復雜交織。我們要繼續弘揚唐山抗震精神,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涵養“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勇于應對改革攻堅期遇到的各種困難,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敢作敢為、一往無前,朝著既定目標堅定前行,不斷創造無愧于歷史和時代的新的光輝業績。(作者:王巖,系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基地研究員、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