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思政課 關鍵在教師
發表時間:2019-03-28    來源:浙江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睆娬{“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一重要論述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入分析了教師的關鍵作用,明確提出了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大要求,為我們推進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科學系統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真正讓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起來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解決當代中國復雜問題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同樣也是科學,而且比一般的科學教育要求更高。思想困惑、理想信念問題不是簡單的“知”的問題,而是與社會、與家庭、與人生、與個人閱歷密切相關,涉及到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問題,要獲得對這些問題的正確認識一刻也離不開系統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否則就容易偏離正確的軌道、迷失前進的方向。

  高校思政課作為承擔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渠道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課程,必須始終聚焦認知、情感和能力三維育人目標,緊緊圍繞“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重大問題,堅持立德樹人的原則,堅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初心”,體現我國高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使命光榮,責無旁貸。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p>

  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在開展思政課教學時,要以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統編教材為基本遵循,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個性化的風格,引導學生從理論學術方面去探究教材中涉及的系列重要問題;通過批判性學術思維的鍛煉,引導學生認同教材的重要判斷與命題,進而讓學生理解這一學科更深層次的內在邏輯,達到對理論體系的系統建構。惟其如此,才能使構筑大學生精神之廈的“藍圖”不走樣,才能保證思政課的課堂“源頭活水常清”,才能真正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二、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理研究,真正讓高校思政課教學“活”起來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彼颊n教師從事的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教育。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定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動社會進步、創造美好生活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是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因而熟悉理論、形成判斷和評價能力,就不只是接受“馬克思主義是什么樣的知識”,還要培養判斷意識、理論判斷力、理論敏感性。

  應當看到,當前,“90后”甚至“00后”已成為在校大學生的主體,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在高校從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就必須有適合其特點的方式方法,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特別是要加速豐富線上線下教育渠道和載體,善于運用互聯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建設“時時可得、處處可及”的網絡教育空間。要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增強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吸引力和學生的獲得感、滿意度。

  為滿足新時代大學生渴望生動鮮活的思政課課堂教學這一現實訴求,我們思政課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綜合運用研究式、討論式、辯論式、實踐式等教學方法和手段,把歷史觀、國情觀和價值觀教育有機融于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調動大學生參與學習思政課的興趣和熱情?!袄碚撘唤浾莆杖罕?,也會變成物質力量?!彼枷胝卫碚撜n之所以稱之為“理論課”,需要揭示規律的科學性、深刻性、解釋力。

  蓮發藕生,必定有根。大國復興,必定有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從“根本保證”“有力支撐”“深厚力量”“重要基礎”四個方面高度概括和總結了新時代辦好思政課的基礎和條件。我們思政課教師應有充分的理由、充足的自信講好思政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扎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努力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邏輯魅力,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不斷增強理論引導能力、學術研究能力、課程教學能力、回答重大現實問題能力,堅持把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堅定理想信念放在思政課教學的首位,以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講清理論,用真情實感打動學生,真正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

  三、切實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真正讓高校思政課教學“強”起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思政課教師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思政課教師不只是教授知識的導師,還是思想和道德的導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眰鞯勒咦约菏紫纫鞯?、信道,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因此,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就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方面的要求,堅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六個方面的要求,既是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標準,也是思政課教師提升自身素質和水平的努力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當前,進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隊伍的青年教師越來越多,對他們的培養更要看重教師自身的思想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青年教師來自不同的專業,都有著自己的專業背景。如何適應思政課教師這一新角色的崗位要求?這就要求高校黨委切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嚴格遵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要”和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標準,培養造就一支理想信念堅定、道德品質高尚、理論功底扎實、實踐能力卓越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我們思政課教師一定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要”,練就過硬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堅定的政治立場、嫻熟的育德能力,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積極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學生的獲得感、滿意度。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更好肩負起時代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陳仁濤 浙江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Scan me!
責任編輯:王欣舒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