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吉林雪鄉”的舒蘭市馬鞍嶺村二合屯今冬游客數量大增,很多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們把大家組織起來,商討如何汲取某些冰雪旅游地欺詐、宰客的教訓,靠什么實現規范經營,目的是讓富起來的村民別著急“賺快錢”,要算長遠賬、穩穩走,把冰天雪地的生態優勢轉化為脫貧致富的產業優勢。在這檔口,有幸研讀了中宣部宣教局、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組織編寫的《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案例選編》(以下簡稱《選編》)一書,聯系工作實際,使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一、直抵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生命線”的思想政治工作,當前在農村機遇與挑戰并存。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鄉村要振興,不僅要解除農民在經濟上的貧困,更要解除農民在思想上的貧困。當前一些群眾落后的思想觀念仍然存在,功利思想較重,集體觀念日益淡薄,艱苦奮斗精神有所衰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固守“等、靠、要”思想。個別地方基層矛盾難以有效化解,土地征用、房屋拆遷、涉法涉訴、干群關系等問題還很突出。如何通過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農民群眾思想政治覺悟,是事關鄉村振興的大問題。為此,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實找準問題的癥結、解決問題的辦法、推動工作的思路。
《選編》聚焦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重點難點,精選農村案例30個,按照背景介紹、基本做法、成效與啟示布局謀篇,在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精準脫貧、補齊“精神短板”,倡導科學文明生活,突出基層黨組織團結動員群眾等多個領域,進一步闡述干什么、怎么干、達到什么效果,對以點帶面,發揮正面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思想理念、方法手段、基層工作創新的能力和定力,教育引導干部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新擔當新作為,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
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遵循工作內在規律,必須強化思想引領,樹立問題意識,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選編》直面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新挑戰,聚焦脫貧攻堅等“三農”工作重大現實問題,著眼于改善農民精神風貌,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力求倡導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為我們創新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很好的范本和借鑒。河南省林州市發揚紅色文化導向作用,匯聚脫貧攻堅的社會合力;山東省濟寧市倡導道德文化引領,探索出“育德+扶志+解困”精神扶貧新模式,從關系農民切身利益入手,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四川省儀隴縣溪潮村《“小雞蛋里的大文章”》尋找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中教育、引導、服務農民,讓他們認識“輸血”重要,“造血”更重要,通過扶貧先扶志,把更多的農民群眾聚合到脫貧攻堅增收致富產業中來,把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農民合作社里,使思想政治工作成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農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三、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關鍵讓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氣,入腦入心、打動人心。
《選編》通過創新話語體系,以鮮活生動的案例、直觀易讀的視頻、圖文信息等融媒體的表現形式,增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吸引力感染力。海南省《辦好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宣傳宣講扶貧脫貧政策》的“下鄉入戶”宣講,貴州省畢節市《講出動力,習出能力》中的“脫貧攻堅講習所”,山西省陽曲縣《先富腦袋,再富“口袋”》中的“周末學堂”,貴州省貴定縣《創新“6334”工作法,實現“智志”雙扶》開展的“千名干部駐萬家”活動,讓人們學得進、讀得懂、聽了信。山東省平邑縣咸家莊村的《新時代沂蒙扶貧“六姐妹”》,山西省柳林縣《從“護工”轉身“老板”》的脫貧致富模范馬金蓮,四川省蒼溪縣《首創“以購代捐”開設扶貧體驗餐廳》的岫云村黨支部書記李君,貴州省羅甸縣麻懷村鄧迎香《“當代女愚公”的夢想》,山西省婁煩縣向陽村《跌不倒的養蜂人》崔建存等等,這些先進典型的事跡出彩又精彩,可親又可學,點亮人們的精神世界,在弘揚真善美中傳播正能量,從而匯聚起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哆x編》“形”“魂”兼備,讓人很受啟發。借鑒“他山之石”,能夠在“吉林雪鄉”建設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激發農民脫貧致富內生動力,讓“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實踐證明,新時代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必將大有所為、大有作為。(肖模喜,系吉林省舒蘭市委常委、宣傳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