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當前,學習貫徹新思想,必須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研讀原文原著,在增強對新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上下功夫。
對新思想的政治認同,就是從黨和國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對新思想的政治地位、政治立場、政治價值發自內心地認同。政治認同最基本的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思想的核心要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含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內容,四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標志,必須而且應該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新時代,黨的理論和實踐主題依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既是歷史的結論,也是未來的昭示,必須一以貫之。政治認同最核心的就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認同。新思想中具有全局性地位的思想是突出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白畋举|特征和最大優勢”的定位和設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反映出我們黨對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的深刻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深入總結,在新思想中具有重大理論創新價值。政治認同最根本就是對新思想人民立場的認同。新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新思想的精髓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作貢獻。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對新思想的思想認同,就是從思想認識上,對新思想的科學性、體系性、有效性發自內心地認同。增強思想認同,最基本的在于認同新思想解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問題。任何一個理論要被人所信服,首先要能夠回答這個時代人們關心的問題,指導推動實踐。新思想貫穿了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在國內,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國際上,面對新一輪大變革和大調整而出現的“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亞洲前途在哪里?”等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的科學思想體系。增強思想認同,最突出的在于認同新思想解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問題。人們對新思想的內心認同,突出地在于人們普遍感受到,新思想從根本上解決了事關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程的路徑問題——通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來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兩個一百年和中國夢的實現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目標,關鍵是如何實現。新思想不僅明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關鍵所在,而且整體設計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來落實它。
對新思想的情感認同,就是從感情上客觀、積極地體悟新思想的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精神實質等,自覺衷心擁戴新思想的創立者——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的地位,堅定“四個意識”,自覺同黨中央保持一致。情感認同,首先建立在對十八大以來五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認識的基礎上。正如十九大報告所強調:五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推進歷史性重大變革、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最根本的就在于我們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我們黨的核心、人民的領袖、軍隊的統帥。情感認同,深刻建立在對習近平總書記是新思想創立者認同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領導全黨全國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理論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和戰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作出了決定性貢獻。情感認同,還建立在對習近平總書記人格魅力、為民情懷、敢于擔當精神認同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魅力和情懷,來自他的革命家庭熏陶、知青歲月磨礪、從村級到中央領導人的歷練,“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工作信條,不忘初心,不懈奮斗。
自覺增強對新思想的理性認同,需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讀原文原著與輔助讀物相結合。原汁原味讀講話,才能體味每篇講話內容及其背后的個性與情懷,看輔導讀物,就能更好把握新思想的脈絡、源流與走向。二是把學習新思想與各項具體工作結合起來,對比成效檢驗理論,對照問題尋找差距,創造性落實新思想。三是把歷史、現實、未來結合起來感悟、體用新思想。盡管新思想提出的時間不長,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但“不畏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看到新思想既是歷史的必然,也必將發揮出21世紀馬克思主義強大指導力量。(作者:陳 蔚 單位:江蘇省委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