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態度鑒往知來
發表時間:2015-11-05   來源:人民日報

  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歷史發展的重要節點上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貫穿著歷史思維,閃耀著歷史智慧,彰顯著寬闊視野。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蘊含的歷史思維和歷史智慧,不僅有助于我們通覽過往,而且有助于我們鏡鑒當今、開創未來,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歷史觀。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教科書、清醒劑

  習近平同志指出,歷史“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歷史蘊藏著博大的智慧?!敖裉煊龅降暮芏嗍虑槎伎梢栽跉v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無論升平之世的經驗、衰亂之世的教訓,還是悲慘歷史的記憶、大國崛起的輝煌,都蘊含著真理和規律,可以為我們向善向好提供動力。歷史孕育著宏大能量?;厥卓礆v史,可以從中華民族文明史中強化民族歸屬感、凝聚力、創造力;睜眼看世界,可以更好地把握世界文明,取其精華、為我所用;靜心學黨史,可以從黨和國家發展脈絡中汲取力量、堅定信念、砥礪前行。

  歷史經過時間沉淀可以看得更加清楚。習近平同志指出,歷史,往往需要經過歲月的風雨才能看得更清楚。歷史就像千里江山,只有站在時間的制高點上,才能把握全程、了解全貌?;赝麣v史,要清楚看到中華民族千年流傳的文明瑰寶,也應主動辨識夾雜其中的泥沙糟粕;要清楚看到近代以來痛徹心扉的歷史磨難,更要汲取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強大力量;要清楚看到我們黨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建立的歷史功勛,也要深刻感受付出的巨大犧牲和慘痛代價;要清楚看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也應清醒認識奮斗歷程的曲折和艱辛;要清楚看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彰顯的強大生命力,更要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勇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我們從哪里來、要向哪里去。

  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評判歷史。習近平同志指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這立起了尊重歷史客觀性和連續性、融合歷史必然性和偶然性、把握歷史規律性和時代性的評判尺度。評判歷史、評價歷史人物,不能主觀臆斷,不能任意打扮,不能拋開時代條件隨意假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現成經驗可循,難免出現波折和曲折,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業績。我們黨對自己包括領袖人物的失誤和錯誤歷來采取鄭重態度,始終堅持客觀分析問題、堅決糾正錯誤,努力“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把我們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習近平同志強調,任何時候都不應忘記侵略者所犯下的嚴重罪行;要銘記歷史、警示未來;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這些重要論述,道出了中華民族牢記歷史屈辱、歷史教訓的錚錚誓言和清醒頭腦?!皻v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蔽覀儾荒芡浽浀陌倌昵韬屯鰢鴾绶N危險,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思想麻木和精神懈??;不能忘記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和累累血債,堅決反對一切罔顧侵略戰爭歷史的態度和美化侵略戰爭的言論;不能忘記頻頻戰火帶來的苦難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堅決反對一切危害祖國和平與統一、穩定與發展的思想和行為。銘記歷史并不是延續仇恨,也不是沉溺于歷史苦難,而是要從中反思沉痛教訓、塑造民族精神,凝聚珍愛和平、維護和平的強大力量,激發繼續前進、更好前進的不竭動力。

  歷史增強我們的道路自信

  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在近代不屈不撓的抗爭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并肩負起領導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新中國成立后的艱辛探索,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變革,開辟了社會主義康莊大道;改革開放以來的大進步、大發展,使我們迎來民族復興的曙光。今天的道路就是這樣走出來的?!耙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敝挥邪盐諝v史規律,尊重歷史選擇,走適合自己的路,國家和民族才會充滿希望、擁有未來。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習近平同志指出,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這一鮮明立場,體現了中華民族尊重歷史、不忘初心的大智慧、大胸懷。不忘本來,就是要牢記中華民族的文明史,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根,厚培道德沃土,延續民族血脈,培育中國精神;就是要牢記黨的奮斗史,用紅色基因鑄魂,正確認識黨領導人民革命的歷史必然性,正確認識黨發展歷程中的輝煌成就和艱辛探索,倍加愛護和珍視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斷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就是要牢記新中國的發展史,深刻把握“兩個不能否定”的科學內涵,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深刻把握當前的世情、國情、黨情,接續發展,開拓創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習近平同志強調,“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薄爸腥A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些重要觀點,深刻詮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結過去、承載現在、昭示未來,它是一種民族基因,薪火相傳、世代永繼,凝聚共識、培塑信念;它是一種民族精神,春風化雨、細致入微地滋潤萬物、撫慰心靈;它是一種民族血脈,延續著我們生存之根、發展之魂。幾千年來,它孕育了中華民族的道德情操、精神志趣和人生追求,涵養了中國人世代秉持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立足現實、展望未來,它依然是凝聚民族意志、實現偉大夢想的根本精神紐帶。

  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民族創造了具有5000多年悠久歷史的輝煌文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了建設社會主義的輝煌成就,我們應該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創造”。應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充分發揮中華文明感染人、教化人的作用,以恢宏大氣的政治思想、平和中正的哲學智慧、凝心聚力的道德規范、催人奮進的精神動力,催生與偉大事業相稱的時代風尚、與大國崛起相應的文明風范。應推動中華文明創新性發展,延續中華文明博大包容、兼收并蓄的氣度,以協和萬邦的胸懷汲取異域文化營養。只有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基礎上,才能摒棄全盤接受或全盤拋棄的極端思維,扎根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著眼中華大地的文化積淀,立足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推動中華文明發揚光大。

  以歷史智慧助推民族復興

  習近平同志指出,要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汲取歷史智慧,就是要傳承歷史、以史咨政,擇其善者而從之,用升平之世的成功經驗升華思想境界、改進政治理念、汲取發展力量;就是要敬畏歷史、以史鑒今,擇其不善者而去之,從衰亂之世的教訓中看成敗、鑒得失、辨興替;就是要尊重歷史、以史明志,在延續中華文明血脈中開拓奮進。

  用歷史規律的“望遠鏡”縱覽世界。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看世界,不能被亂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去細心觀望。這種寬闊的眼界,把縱看歷史與橫看世界有機結合起來,揭示了分析形勢、把握機遇的科學方法?!爸袊丝创澜?、看待社會、看待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背缟行┲倚?、明辨禮義廉恥、堅持與人為善、注重天人合一、致力自強不息等民族精神,滋養著中國人的自尊自信自強,是我們評判是非、溝通世界的重要法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把握和平歷史機遇,與世界良性互動、互利共贏,是歷史給我們的經驗,是世界給我們的機會,也是我們對世界的貢獻。

  勿忘昨天、無愧今天、不負明天。習近平同志號召:“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被厥鬃蛱?,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中國共產黨挺身而出,帶領人民結束了苦難歷史,開啟了建設新中國的偉大征程,為我們留下“從不屈服”的抗爭精神、苦難輝煌的經驗教訓、源源不斷的奮進動力。審視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里”,激勵我們用偉大歷史孕育擔當的骨氣、用偉大夢想鑄就擔當的勇氣、用偉大實踐激發擔當的銳氣,肩負起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重任。展望明天,藍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繼續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繼續強化“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力前行。 (作者曹效生為軍事科學院政治部主任)

責任編輯:賈 玉韜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