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方略
發表時間:2015-10-14   來源:人民日報

——學習《習近平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

    為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學習掌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經黨中央批準,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出版了《習近平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全書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到實處。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于全黨深入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大意義,系統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科學內涵和總體要求,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到實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深刻認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八膫€全面”戰略布局一經提出就受到黨內外、國內外的高度關注。人們普遍感到,這一理論的提出意義重大而深遠,意味著新一屆黨中央兩年多來的成功實踐和寶貴經驗正在實現認識升華,黨的理論有了新的重大發展。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怎樣提出來的,如何理解其重大意義呢?《摘編》第一部分集中闡述了這個問題。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來的。這是習近平同志闡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時首先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長期奮斗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主題,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理論和實踐創新的主題?!八膫€全面”戰略布局是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根本方向,圍繞這一主題提出并逐步形成的。習近平同志認為,我們現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把握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是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深化,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繼續寫精彩。這是我們這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責任和歷史使命。他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八膫€全面”戰略布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也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對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問題的進一步回答。這是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最根本的意義。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這是習近平同志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最直接的考慮。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發出了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召。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習近平同志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他強調:“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這個既定目標?!薄八膫€全面”戰略布局就是在這個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對這個過程,習近平同志有清楚的說明。他說,從黨的十八大確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分別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作為主題并作出決定,“有其緊密的內在邏輯,可以說是一個整體戰略部署在時間軸上的順序展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奮斗目標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為了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同時,我們認識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需要從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這就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必須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所以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就是我們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習近平同志強調,“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只有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才能確保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并在這個基礎上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最重大的現實意義。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方略。這是習近平同志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遠的戰略考慮。如何更好地治國理政,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始終是我們黨執政以后面對的重大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否堅持和發展,我們既定的奮斗目標能否實現,最終取決于我們黨治國理政的能力和水平。黨的十八大對新形勢下治國理政進行了戰略謀劃,提出必須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按照這樣的要求,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改革的總目標確定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調“真正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還要靠制度,靠我們在國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調“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法治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要求把國家和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納入制度化、法治化的軌道。治國必先治黨。從嚴治黨是我們黨歷來的要求,只有把黨建設好,才能承擔起治國理政的重任。從這一過程可以看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規劃了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形成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理政的一整套系統理論,標志著我們黨在治國理政問題上達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保障。

  從社會主義發展史看,社會主義制度從誕生到現在還不到一百年時間,可謂人類歷史上的全新社會。如何治理這樣的全新社會,以往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能夠解決好。我們黨在全國執政以后不斷探索這個問題,雖然有過嚴重曲折,但積累了豐富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取得重大成果。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許多不足,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我們的制度還沒有達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必須適應國家現代化總進程,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情況復雜,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還不高的社會主義大國實現有效治理,更具挑戰性。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探索社會主義社會的治理,不斷在這一重大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為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這是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個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責任編輯:張智萍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