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人民”
發表時間:2017-01-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云南滇池流域實行河長制9年,河道水質明顯改善。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攝

安徽合肥,家庭醫生式服務進社區。葛傳紅攝(人民圖片)

江西峽江農產品網上俏銷。曾雙全 張 晶攝(人民圖片)

  習近平關心人民。

  “一年來,又有10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這讓他欣慰。2017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說,“新年之際,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他們吃得怎么樣、住得怎么樣,能不能過好新年、過好春節?!?“部分群眾在就業、子女教育、就醫、住房等方面還面臨一些困難,不斷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p>

  習近平離人民很近。

  履新總書記不久,2012年12月,習近平就到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無論在路邊飯店吃飯與民眾合影,還是調研期間詢問百姓生活,無論開會時研究民生話題,推出民心工程,還是發表講話關注民眾“獲得感”,人民始終在他心中。

  “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立場”、“民心”、民眾“獲得感”,是他經常提及的詞匯、關心的話題。本報對此加以梳理,供讀者參考。

  談“以人民為中心”

  要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要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要根據現有條件把能做的事情盡量做起來,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2016年1月26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并講話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精會神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 2016年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講話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從黨的工作全局出發把握定位,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尊重新聞傳播規律,創新方法手段,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2016年2月19日,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哲學社會科學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要解決真懂真信的問題,核心要解決好為什么人的問題,最終要落實到怎么用上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

  ——2016年5月17日,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打贏脫貧攻堅戰,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談“人民立場”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正所謂“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自覺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

  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是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而不斷鑄就的。我們一定要把黨擺在心頭正中,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竭盡全力完成黨交給的職責和任務。

  ——2016年9月28日,紀念劉華清同志誕辰100周年時的講話

  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

  在新的長征路上,全黨必須牢記,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我們要團結帶領全體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

  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同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同人民打成一片是我們永遠保持艱苦樸素作風的重要保證?!疤煲曌晕颐褚?,天聽自我民聽?!苯裉?,全黨同志無論職位高低,都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我們的工作和決策必須識民情、接地氣,以人民利益為重、以人民期盼為念,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多干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我們黨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2016年11月29日,在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

  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南海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腦中。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須做到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懷著強烈的憂民、愛民、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氣,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

  ——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

  談“民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

  我們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夯實管黨治黨責任,創新體制機制、扎牢制度籠子,持之以恒糾正“四風”、黨風民風向善向上,強化黨內監督、發揮巡視利劍作用,嚴懲腐敗分子、加強追逃追贓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反腐敗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眾給予高度評價。

  ——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各類環境污染呈高發態勢,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這是值得我們自豪和驕傲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羨慕我們的地方。同時必須看到,我們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成為明顯的短板,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比如,各類環境污染呈高發態勢,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這樣的狀況,必須下大氣力扭轉。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和平穩定是大勢所趨,發展繁榮是民心所向

  今天的亞洲,和平穩定是大勢所趨,發展繁榮是民心所向。亞洲經濟領跑全球,區域合作和一體化進程方興未艾,亞洲在全球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地位不斷上升。同時,亞洲局部動蕩沖突等傳統安全問題仍然存在,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突出,區域安全合作亟待加強。

  ——2016年4月28日,出席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五次外長會議開幕式時的講話

  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6個問題,都是大事,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關系北方地區廣大群眾溫暖過冬,關系霧霾天能不能減少,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要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盡可能利用清潔能源,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

  ——2016年12月21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并講話

  黨要贏得民心,黨中央要有權威,必須廉潔

  黨要贏得民心,黨中央要有權威,必須廉潔。要強化宗旨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端正思想品行,提升道德境界,帶頭推動黨風建設。要求全黨做到的,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首先要做到。要提高廉潔自律意識,在依法用權、正確用權、干凈用權中保持廉潔,在守紀律、講規矩、重名節中做到自律。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抵制特權思想,不搞特殊化,加強對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

  ——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

  談“獲得感”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要科學統籌各項改革任務,協調抓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改革舉措,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點,對準焦距,找準穴位,擊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2015年2月27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增加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我們愿意首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可以加強宏觀政策溝通,發揮好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加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對貨物貿易、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等問題,雙方可以抓緊商談,爭取早日達成一致。我們歡迎臺灣同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也歡迎臺灣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

  ——2015年11月7日,同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時的講話

  廣大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2015年,中國人民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我國經濟增長繼續居于世界前列,改革全面發力,司法體制改革繼續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動了政治生態改善,反腐敗斗爭深入進行。經過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廣大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2015年12月31日,發表2016年新年賀詞

  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我還是那句話,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實際出發,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關配套舉措,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2016年3月4日,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并講話

  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也要往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注重從體制機制創新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2016年4月18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落實共享發展理念,“十三五”時期的任務和措施有很多,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層面的事。一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舉全民之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要擴大中等收入階層,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特別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堅決打贏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ㄓ浾?陳振凱整理)

責任編輯:賈 玉韜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