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如約啟幕。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舉辦的一屆重要展會和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首次舉辦的線下與線上互動結合的文博會,本屆文博會成為世人目光匯聚的焦點。
作為我國文化產業第一展,跨越十七載的深圳文博會,記錄著文化企業辛勤耕耘的優異成績,刻畫著文化產業波瀾壯闊的航程,見證著新時代弘揚中國精神的強大智慧。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途開辟新境界?!笆濉睍r期,我國文化產業謀求高質量發展路徑,質量效益持續提升,融合創新成效涌現?!笆奈濉睍r期,在“文化+”的引領下,奮進的文化產業將為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精神食糧,多樣的文化精品將向世人講述新的中國故事。
于變局中開新局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沖擊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線下文化產業發展遭受重創,演出、影視、會展等行業一度停擺,產業發展陷入困局。
這是一張分外亮眼的成績單——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8514億元,比上年增長2.2%;2021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30.4%,兩年平均增長10.6%。
數據背后,是中國文化企業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艱辛探索,是一項項支持文化企業“戰疫情、渡難關”政策舉措的持續發力。
疫情造成對外出口受阻,卻打開了國內市場新空間——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生產青花瓷已有800多年歷史,素有“粵東瓷都”的美稱。近年來,大埔縣怡豐園實業有限公司每年都將特色產品青花骨質瓷帶到深圳文博會,繪有《清明上河圖》的“聚寶盆”和繪有《富春山居圖》的“將軍壇”分別在第十四、十五屆文博會斬獲“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接連而至的榮譽,讓這個原本以出口為主的中小陶瓷企業,逐鹿國內高端市場。
“很多來自文博會上的客戶會主動聯系下單定制高端瓷器。正是因為國內市場的迅速擴大,才讓公司渡過了這兩年疫情困擾和出口斷崖式下跌的難關?!闭劦浇鼉赡甑陌l展,大埔縣怡豐園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春梅感慨萬千。
疫情關閉了線下文化消費大門,卻開啟了線上文化消費的一扇窗——以網絡游戲、短視頻、數字閱讀、網絡直播、數字音樂、在線教育等文化新業態為代表的數字文化產業逆勢增長,展現了數字經濟強大的滲透力與生命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印證著文化新業態的蓬勃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廣播電視集成播控、互聯網搜索服務、數字出版等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182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9%;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57.1%,兩年平均增長25.3%。
在融合中謀創新
作為首個國家級、綜合性、國際化文化展會,歷經17年發展的深圳文博會風華正茂,赫然成為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晴雨表”與“風向標”。
一組數據清晰鐫刻出深圳文博會的成長軌跡——自2004年創辦以來,每年匯聚海內外10多萬種文化創意產業展品、近6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展商數量從首屆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六屆的3243家,連續11年實現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組團參展……
得益于歷屆文博會的成功舉辦,深圳市文化產業闊步向前,產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位于深圳的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如今已名聲在外。15年前,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在2006年深圳文博會期間正式掛牌成立,2012年起每年都入選文博會分會場。
“園區的發展與深圳文化產業和文博會一起脈動,對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來說,文博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機會和窗口。園區今年已經有針對性地吸納了多家來自大灣區的文化藝術機構,產業聚集和融合發展效應更加彰顯?!比A僑城創意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許茜介紹。
文博會平臺,生動折射出中國文化企業轉型升級的鮮明軌跡:“融合發展”成為很多參展企業共同的特點,由低端變高端、從產品到產業,通過融合實現文化產業的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已經成為眾多文化企業的共同追求。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v覽文博會的豐富內容,涵蓋了新聞出版、影視動漫、創意設計、文化旅游、藝術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美術等文化產業各個領域。
觀精彩文博,聽時代脈動。文博會始終聚焦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涌現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展示我國“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貿易”“文化+旅游”“文化+創意”等各個領域的最新融合發展成果,在交流與展示中啟迪未來思考,在共融共通中尋求創新路徑。
在轉型中惠民生
透明的落地玻璃窗,輕柔舒緩的背景音樂,造型文藝的大書架、清新自然的盆栽花卉,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的書香與咖啡香……這里是江西南昌經開區的經開書房,充滿時尚感和文藝范兒,日均入館達1100多人次。
不遠處的雷公坳文化體育產業園,白色屋頂搭配舊廠房外觀,頗有藝術氣息;室內足球場、羽毛球場、籃球場上,開車前來健身的市民正揮汗如雨?!靶碌奈幕M需求指引著我們的轉型發展,為滿足運動愛好者需要,園區未來將引入卡丁車賽車場、體育主題酒店等項目,最終打造成省內最大的文化體育綜合體?!崩坠晡幕w育產業園負責人介紹。
新理念的注入、新模式的引進,正在推動城市精神品質與文化神韻互相交融,讓文化越來越成為直抵人心的存在。
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就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本屆文博會圍繞“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將集中展示優質多元、貼近真實需求的文化產品,拓展文化消費新空間。與此同時,本屆文博會以“線上+線下”的創新形式亮相,按照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展現文化產業惠及民生的最新成果,創造“不一樣的精彩”。
如今,智能、創意正在成為新的要素,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意正在驅動經濟的轉型升級,促進民生福祉改善。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本屆深圳文博會將以更高層次、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布局文化產業新發展,激活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文化的情感和溫度、文化的底氣和力量,將引領國人滿懷自信和豪情,投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壯麗事業,創造屬于新時代的驕傲和榮光。(記者 李慧 嚴圣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