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午,推開天津市和平區朝陽里社區老年食堂的門,融融暖意撲面而來。30多位社區老人、工作人員及志愿者歡聚一堂,為社區兩位高齡空巢老人朱月仙、關瑞華慶生。為了讓空巢老人感受到社區的關懷,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以后每月中旬都會為空巢老人舉辦福壽滿堂生日會。
朝陽里社區位于天津市和平區西南部,由5個自然小區組成,常住居民1869戶、5756人。1988年,由13人組成的義務包戶小組點燃了社區志愿者之火,30多年來,社區志愿服務精神薪火相傳,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朝陽里社區視察工作時,提出社區工作是具體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摸準居民群眾各種需求,及時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社區黨委牢記總書記囑托,以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為宗旨,致力于將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兒上,努力打造黨建引領、多方協同、高質量志愿服務團隊為補充,實現居民高度自治的志愿服務型社區。
1月10日,朝陽里社區工作人員為兩位高齡空巢老人過生日。
匯民需,健全為民服務工作機制
朝陽里社區堅持問需于民,摸準需求。2019年3月,社區黨委研究制定《新興街道朝陽里社區精準化精細化為民服務工作制度(試行)》,形成居民需求收集、研判、解決和反饋的閉環工作制度,時時更新完善《精準化精細化為民服務工作臺賬》《民情日志》。社區黨委招募志愿者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開展全覆蓋式居民問需調查,梳理匯總問題共10類、473條,將居民問題清單、需求清單與《朝陽里社區服務項目清單》、職能部門分工精準對接,截至2019年底,解決問題42項。著力打造“全科網格員”隊伍,社區黨委書記作為總網格長,社區工作人員作為網格員,嚴格履行職責,堅持每天2次走訪入戶,每次不少于90分鐘,尤其對社區特殊人群進行經常性走訪,搜集社情民意,將網格巡視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比如電路損壞、暖氣不熱等通過智慧網格APP反饋到相關部門,并進行后續跟蹤。
解民愁,搭建新型志愿平臺
朝陽里社區始終堅持以黨建帶共建,引進共建單位志愿服務團隊,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為理念,為社區居民提供高質量、專業化志愿服務。社區黨委積極調動轄區共建單位資源,與轄區單位簽訂《共建協議》,結合居民訴求,定制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實現雙向問需、雙向服務、資源共享、社區共建。在“牢記囑托、赤誠服務——三認四百雙結對”現場會上,近50家企事業單位的代表和眾多愛心人士將現場公布的十幾項難題全部認領。
此外,社區黨委根據不同人員的結構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活動。比如,與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黨委、天津口腔醫院等聯合舉辦各類專項醫療知識講座和義診活動,邀請知名專家走進社區、走進居民家中,送“診”上門;依托“五愛”教育陣地組織社區青少年志愿服務體驗活動,引導青少年參加社區清整、慰問孤老等活動,讓青少年在實踐中領略志愿精神。截至2019年10月底,社區共舉行106場共建活動,有60家單位走進社區,受惠人群超5000人次。
聚民心,探索居民自治途徑
社區黨委為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發動社區黨員、在職黨員、退役軍人、社區居民代表等骨干力量,組建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紅色小巷管家志愿服務隊等多支志愿服務隊,在舊樓長效管理、衛生清整、社區平安巡邏、走訪慰問社區老雷鋒、老黨員等活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成為社區治理中的一支強有力隊伍。
在居民議事協商會上,他們積極獻言獻策?!霸凵鐓^地方小人員多,特別容易把東西堆在樓道,這個事兒呀,加強宣傳的同時,咱還得入戶一個一個解決?!痹谔接憳堑蓝盐飭栴}如何解決時,退休老黨員柴志華這樣提議。在區委、街道領導的統籌協調和社區居民們的共同努力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得以擴建,老年食堂建成,進一步滿足居民的娛樂、就餐等多方面需求,實現黨建資源優勢轉變為社區治理資源優勢,提升為民服務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走訪社區時曾指出,要切實把廣大退役軍人合法權益維護好,把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好。社區黨委積極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在退役軍人工作方面采取“兩步走”:一是做實退役軍人服務工作,社區退役軍人管理服務站采取多種方式和渠道采集退役軍人信息,深入挖掘退役軍人事跡,為社區20位退役軍人撰寫回憶錄并廣泛開展宣傳;二是用好退役軍人力量,發掘退役軍人中的黨員骨干參與小區共同治理工作,組建了30名退役軍人黨員志愿服務隊,使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作為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的一員,王金祥表示:“我雖然脫下了軍裝,但服務人民的初心沒有變,還可以為大家做點事兒?!?/p>
朝陽里社區黨委書記苗苗感慨道:“現在居民們有什么事兒都愿意找我們,跟我們不見外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認可。今后,我們將竭盡所能為居民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把社區建設得更美更好?!保炬挤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