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4月26日電(記者 陳凱 李琳海)4月,位于三江源頭的玉樹藏族自治州還有未融的積雪。走進隆寶自然保護區,成群的黑頸鶴在隆寶灘翩翩起舞,時而站立,時而在半空盤旋。黑頸鶴附近,赤麻鴨、斑頭雁“結對”游憩,洛松塔卡用相機紀錄下這一高原美景。 洛松塔卡是玉樹市隆寶鎮措美村二社牧民。他的牧場附近是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世紀80年代,隆寶成為中國第一個以黑頸鶴及其繁殖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隆寶被鳥類專家譽為“黑頸鶴之鄉”。 每年3月底到10月,大量的黑頸鶴在隆寶筑巢、棲息,這也是洛松塔卡最開心的時刻?!霸谖覀冃睦?,黑頸鶴是一種神鳥,它護佑著我們腳下的牧場,也讓我們的放牧生活不再單調?!甭逅伤ㄕf。 洛松塔卡的父親老牙培曾致力于保護黑頸鶴及其他鳥類。洛松塔卡從柜子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本子說,這是玉樹州農牧局公安處頒給父親的“青海省護林狩獵檢查證”,當時父親每月能拿到280元補助。 父親去世后,洛松塔卡主動承擔起保護黑頸鶴的任務。每天天不亮,他騎著摩托車在隆寶灘進行日常巡護,檢查是否有人偷鳥蛋,保護區是否有外人進入等。作為管護員,每月他都有1000多元補助。 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巴桑才仁介紹,管理站現有5名工作人員,還有10名像洛松塔卡一樣的濕地生態管護員。和政府工作人員一起保護隆寶濕地及野生動物的管護員,多來自附近的措多村、措美村等。 巴桑才仁告訴記者,目前保護區內黑頸鶴種群數量已由建站時的22只增長到216只,其他鳥類的種群數量也不斷增加。 “高原牧民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有傳統優勢。如今,濕地生態管護員,已成為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力量?!鼻嗪J×謽I廳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馬建海說。 ?。常睔q的索南文扎也是濕地生態管護員,2014年起,承擔起保護鳥類的職責。每次巡護前,他會拿上糌耙,因為他們經常會走很遠的路。 索南文扎說,現在保護手段在不斷進步,濕地安裝了8個紅外線攝像頭,每年很多鳥類專家和大學生志愿者等都會在這里對鳥類進行科學監測。 “作為生態管護員,保護黑頸鶴是我的責任,我會守望好這片仙鶴飛來的地方?!彼髂衔脑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