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領導干部上講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意見》指出,各?。ㄊ?、區)領導干部每學期至少上一次講臺,重點是省級領導干部上講臺,要保證高校學生每學期至少聽一次地市級以上領導干部的報告或形勢與政策課。這一舉措,在引起社會廣泛點贊的同時,也給領導干部提出了新的問題,那就是怎樣才能講好這堂別開生面的思想政治課。 端正態度,擺正角色。領導干部直接面對青年學生授課,絕不僅僅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形式上的需要,更不是走走過場、做做樣子的花架子,而是國家從戰略高度謀劃青年學生成長和民族未來發展的重大考量,是黨中央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舉措。?。ㄊ?、區)領導干部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決策者,日常工作繁忙,能否將授課任務擺到重要位置加以重視、能否親歷親為備好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 擺正角色,就是要求領導干部到校講學要摒棄“官員”色彩,避免前呼后擁檢查工作式的到訪。大學校園無非有兩種人,一是學生,二是教師,領導干部要以一名普通教師的身份參加到師生中間來,說真心話、嘮內行嗑,只有這樣才能拉近與師生的距離,才能在自由平等、和諧友好的氛圍中開展教學活動,才能真正取得教學實效,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了解大學,讀懂師生。大學作為知識生產和文化傳承的精神高地,不僅肩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更是學術爭鳴、思想交鋒的匯聚之所。領導干部走進大學、走進課堂,不僅要了解大學的歷史和現在,更要真正讀懂和運用好“大學話語”。由于領導干部有從事或分管高校工作經歷的畢竟是少數,對大學狀況及其辦學規律不熟悉實屬正常,所以,領導干部要成為一名好講師,就必須努力成為一名真正的大學人。此外,領導干部還要了解師生。一個教育者,首先就要了解自己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授課前,領導干部要深入學校,到師生中去開展調查研究,切實把握廣大師生的思想需求,準確了解師生關心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并對諸多問題加以歸納、分析和科學論證基礎上,形成有價值的講稿(授課內容)。只有這樣,領導干部的教學活動才會有針對性,才會真正達到感染人、說服人、教育人的目的。 研究理論,融合實踐。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領導干部上講臺,他的角色就是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就要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扎實的理論素養和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領導干部對黨的基本理論的學習就必須系統和深入,不能淺嘗輒止,停留在一般性的理解上,因此,領導干部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調適自己,逐步適應從聆聽者向講授者的角色轉變。理論的力量,來自與實踐的結合。領導干部具有豐富的政治閱歷,對國情、黨情、社情、民情了解深入,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握準確,這些都是領導干部上講臺(授課)的教學優勢,也是除了“領導”光環以外更加吸引師生的重要方面。因此,領導干部授課應力戒照本宣科,要緊密圍繞教學主題,聯系國家和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運用科學的邏輯推理和生動的事例論證,主動回應廣大師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破解縈繞在師生頭腦中的疑難問題。 創新方法,注重實效。為了使教學活動更具連續性和實效性,領導干部也可以充分運用微課慕課平臺、微信公眾號等網絡信息手段開展教學,這種教學形式不僅以其方便快捷、不受時空限制等特點易于被青年學生接受,而且減少了領導干部由于公務繁忙帶來的不能按時授課等問題;此外,領導干部也可以將課堂從校內轉移到工作現場。實踐育人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堅持理論學習、創新思維與社會實踐相統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直觀、生動的現場教學一定會給青年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更有助于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及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董世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