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0本工作日記感受柴生芳的為民情懷 柴生芳工作日記里的手繪“村組地圖”。方莉 攝 柴生芳的工作日記。方莉 攝 30本工作日記,170多萬字。 8年來,不管多忙,無論多晚,柴生芳每天都會花上一段時間來寫工作日記。 沒有空洞的話語,沒有華麗的辭藻,工作日記記錄的,是他踏遍全縣323個行政村的泥濘腳印,是他深入群眾噓寒問暖的殷殷關切,更是他滿懷理想投身事業的火熱情懷。 “老百姓為什么不富”——跑遍全縣的村組地圖 光明村、合好村、康家溝、茍家灘、打石坪……柴生芳手繪出一幅清晰的“村組地圖”,臨洮縣南屏鎮22個零散的村子,被用黑色簽字筆勾畫、串聯起來。 在柴生芳第28本工作日記的最后幾頁,有8張這樣的鄉鎮村組地圖,全是柴生芳走過的地方。 “出門招商、回家下鄉”是柴生芳始終堅持的原則。稍有空閑,他就直奔鄉鎮村社、田間地頭,了解群眾生產生活狀況?!霸谂R洮3年多,柴縣長跑遍了全縣323個村子,行車總里程足有4萬多公里?!迸R洮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龍小林做了統計。 談起南屏鎮“村組地圖”背后的故事,龍小林記憶猶新。在2013年“7·22”岷縣漳縣地震中,南屏鎮受災最為嚴重。震后,柴生芳跑遍了南屏鎮的每一個村莊,實地督導每一個重建項目。有個村子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僅有12戶人家,是南屏鎮最偏遠、最貧困、最落后的角落,也是災后重建難度最大的地方。柴生芳翻山越嶺,徒步近4個小時來到這個群眾口中的“劃不著山莊”,入戶走訪了8戶群眾。村民說:“縣長都到我們莊子上來了,我們再不能叫‘劃不著’了,應該改名為‘劃得來山莊’?!?/p> 走村入戶,柴生芳聽著群眾的一聲聲期盼、一句句訴求,在工作日記里記下:“麻天雄,種植7畝藥材,養了三只羊,下了6只羊羔都死亡。低保三類。想養羊,養羊技術有待提高,把路往好里修?!薄捌垊倮?,養了4只母羊,種了8畝洋芋8畝藥材。貸款兩萬。希望藥材賣個好價錢,找銷路,將合作社的作用發揮好?!?/p> 臨洮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如何改善農村面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是柴生芳一直思考的問題?!袄习傩諡槭裁床桓?,主要是產業問題沒有解決?!薄稗r村面臨的現實問題:勞動力極度匱乏;土地流轉的條件較差;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造成從事農業的勞動力難以為繼;農村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不具備?!边@樣的思考,在柴生芳的工作日記里隨處可見。 日記本記錄的是線路和訴求,裝進大腦的是民情和思路。在臨洮縣政府小會議室的墻上,掛著兩幅全縣地圖。地圖上,臨洮縣每個鄉村的地理位置處畫著各式圖形符號,有牛、羊、豬、雞,有馬鈴薯、中藥材、瓜果。為什么畫這些圖形符號?臨洮縣扶貧辦主任常貴勤解釋:針對扶貧開發中的問題,柴生芳提出了“強村抓提升、弱村抓培育”的產業培育思路,給全縣323個行政村全部確定了主導優勢產業,這些符號是各鄉村產業發展的著力點。 兩幅地圖,成為臨洮縣扶貧攻堅的“作戰圖”。 “我是農民的兒子”——掛在嘴邊的肺腑之言 “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钡?2冊工作日記的封皮頁上,柴生芳這樣寫道。 “我能奉獻給你們的,只有熱血和汗水?!钡?4冊的最后一頁,他深情地寫下這句話。 “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钡?0冊里,6月16日這天,他記下這副對聯。 在柴生芳的工作日記里,這樣的話比比皆是。他是這樣寫的,更是這樣做的。 當縣長的第一天,柴生芳就立下規矩:開門辦公,馬上就辦。只要在單位工作,他的門就敞開著。群眾出出進進、來了又走,送禮攀關系的人望而卻步。有時來人想要關上房門,就被柴生芳攔住“有啥說啥,沒有秘密”。 “我是農民的兒子”——身邊人總能聽到柴生芳掛在嘴邊的這句話?!八嫘膶嵰獾嘏c農民交朋友、為群眾辦實事?!闭f起柴生芳,臨洮縣發改局副局長吳立耀總能記起3年前他在縣政府辦工作時的情景:群眾直接寄給柴生芳的信件特別多,柴生芳每一封都會親自處理,他還要求工作人員做一個表,將那些信件尤其是信訪件里涉及的信訪人、主要問題、批示、呈辦部門、辦理時間都做了記錄,要求工作人員電話催辦并及時匯報辦理結果,他還會自己督辦?!爸灰讶罕姷氖虑楫斠换厥?,大家都有責任心,上訪事件就會少得多?!眳橇⒁f,這就是柴勝芳的處事信條。 “大主街道應該用機器掃,環衛工人撿綠化帶中的垃圾?!痹诘?4冊工作日記里,2013年5月25日這天,柴生芳簡單記下了自己對環衛工人勞動的思考。這,改變了臨洮縣環衛工人李小英的境遇。 2013年下半年,因為柴生芳的建議,臨洮縣環衛所增添了一批新的道路清掃車,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因此減少了很多。更讓李小英感動的是,這位素未謀面的縣長給每名環衛工人漲了100元工資。大年三十一大早,李小英居然在環衛所里見到了柴生芳?!安窨h長跟我們每個人一一握手,還親切地問我們‘工作強度大不大’‘工資補貼發了嗎’,一點領導架子都沒有?!被貞浧疬@一幕,李小英抑制不住興奮和激動。 想到柴生芳的英年早逝,李小英禁不住哽咽。而這一面之交的深情厚誼,早已深深地刻在環衛工人的心里。 “以天下為己任”——種在心里的理想種子 翻看柴生芳的工作日記,幾乎每一本的扉頁都寫著“此木生芳流千古”。工作日記不僅是柴生芳貼近群眾的“民意書”“作戰圖”,更是他一遍遍書寫的內心獨白。 “一個人掌握的知識每年不能保持7%的更新,就難以擔當重任。學習是領導干部的一項基本功,是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不竭動力?!?012年9月2日,柴生芳這樣記錄自己的黨校學習心得。在他看來,為了實現擔當,必須不斷學習。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中,穿插的是柴生芳的心得感悟:學習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提高政治素養,學習現代前沿學科以拓寬視野,摘錄下名言警句以明志。 “柴縣長是有信仰、有追求的人。那時候因為家里窮,他在日本留學時洗過碗、搬過家,當過家教、圖書管理員,可是無論條件多么艱苦,他總有要干一番事業的沖勁?!眳橇⒁嬖V我們,2000年柴生芳成為神戶地區中國留學生會會長、全日本中國留學生學友會理事,同時當選為神戶地區華僑總會理事,他還組織了“向甘肅獻一棵樹”活動。 讀書時代,“以天下為己任”的理想種子就已種在柴生芳心里。8年前,他回到了這片黃土地,正是為了施展遠大抱負。 可是,自古忠孝難兩全。我們看到,柴生芳好幾本工作日記的扉頁上都寫有“父愛如山”,四個字格外粗、格外黑,看得出來,是柴生芳一遍又一遍描畫的結果。四個字的背后,藏著柴生芳多少對年過八旬的老父不能盡孝的煎熬?含著多少對身為人父卻遠離幼女的歉意? 斯人已逝,這些宏圖大志,這些脈脈溫情,伴隨著他對事業的忠誠熱愛、對群眾的真情厚誼,被后人緬懷,永世流芳。(方莉 王斯敏 宋喜群)
黨員干部“修齊治平”的楷模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边@句《易經》中的話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不僅要自強不息,發奮有為,還要每時每刻心存警惕,就像隨時有危險發生一樣,才能免災去禍,化險為夷。 從省委辦公廳到基層當縣長之后,“夕惕若厲”的,不只是為官在任的柴生芳本人,還有柴生芳的眾位兄長以及老父親。柴生芳去世之后,大哥柴生龍在悲痛之余,也表達了另一種心情:“那一刻,我擔了幾十年的心終于放下了。他這八年,走得正!”當許多家庭都在為家族中出了一名領導干部而暗自得意之時,柴生芳的親屬卻時時警惕,刻刻擔心。 有這樣的家教家風,柴生芳清廉自律、謙遜勤奮的為政作風也就其來有自。更難能可貴的是,甫下基層就身居正縣級崗位的柴生芳,并未被權力的味道沖昏頭腦,更沒有忘記老實本分的家教家風和自己立身做人的根本。他依舊保持著謙遜恭謹的好習慣,帶領著整個家族向著好學、清廉、正氣的方向繼續前行。 “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弊陨硇摒B的不斷完善和家庭風氣的和諧清正,是做好事業的源頭活水。有些領導干部,工作能力的確突出,在短時期內也能做到德才兼備,但或者放松了自我修養,或者未能成功治理家庭,反而為家庭所累,甚至全家一起損公肥私,最終走上違紀違法的不歸路。而柴生芳從修身、齊家做起,進而從政為民、清廉自律,贏得百姓愛戴,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 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指出:“共產黨員應該具有人類最偉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辈裆嫉氖吕鷦拥馗嬖V我們,“修身”“齊家”的美德,理應成為廣大黨員干部自我修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這樣過硬的素質,我們的領導干部才能在更加艱巨復雜的從政為民中站穩立場,才能在更加急難險重的改革事業中找準方向,才能在帶領人民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立下不朽功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