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育實踐活動需要貼近群眾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到鎮上掛職副鎮長。最近,我和其他鎮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參加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下到村戶,有群眾說我是個有文化的“眼鏡”,跟別的官不一樣,一把拉住,把他的困難、家庭、期待等什么都給我講,那種信任讓我覺得有些慚愧,覺得我這個不是官的“官”離百姓真有點遠了。在這個心路歷程的轉變過程中,我認識到,要做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需要注意四個方面。 一是認同。在態度上要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真誠的認同感。剛開始有點抵觸情緒的時候,覺得讀文件、談心得都是套話,聽不進去。直至下到村里與老百姓一起暢談之后,才覺得他們對我們有很高的期待,我們確實和群眾疏遠甚至隔膜了。 二是尊敬。要對人民群眾有真正的尊敬,發現他們的優點。人民群眾的視野、知識、理想、價值、期待、情感等完全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閉塞、狹隘、自私,他們心里敞亮得很,看問題準得很,一旦對群眾真心佩服起來,真心向他們學習,一下子就覺得這個教育實踐活動到處都有收獲。 三是平等。群眾以為我們是走過場;而看不起群眾,離他們遠遠的,群眾以為我們是耍官腔,擺架子。這兩種都不能融入到群眾之中。最重要的是平等地與群眾交往,真誠地當成朋友交往,與他們打成一片,從而加深與群眾的血肉聯系。 四是不同。尊敬群眾不等于簡單一味附和群眾,對他們好的意見要及時聽取采納,而有些不合政策的想法要求,要及時指出,講道理,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不違反政策,不隱瞞政策,不盲目許諾。這樣,群眾覺得我們是真誠的,大家的關系更親了,工作也好開展了?!。ㄎ髂洗髮W教授、重慶市渝北區洛磧鎮掛職副鎮長 寇鵬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