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是我國意識形態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提升引領工作的有效性,是當下理論研究和實際宣傳思想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黨的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和根本工作方法,其實踐價值應體現在意識形態工作中。在新媒體環境下,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應該成為有效引領社會思潮的基本原則和現實選擇。 堅持 “一切為了群眾”,科學分析社會思潮主要觀點 當前,我國社會思潮出現多種理論觀點。各種觀點交流交鋒、相互激蕩,帶給人民群眾諸多思想上的困惑。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對種種觀點進行科學分析和價值評判,不僅要從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鞏固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角度出發,而且要立足于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當前我國社會思潮蔓延發展,從根本上看,是利益格局調整、利益矛盾凸顯、利益關系分化加劇的產物,多樣化的利益訴求催生了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因此,引領社會思潮,引導人民群眾的思想,必須對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給予關注和研究,對人民群眾合理的利益訴求給予價值支持和理論支撐。同時要評估各種社會思潮的價值取向,特別是對于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得失的態度,要揭露和批判損害人民群眾當前利益或根本利益的思想觀點。如對于新自由主義思潮的“私有制永恒、市場經濟萬能、政府職能最小化”等觀點,要深入揭示其本質,說明這些觀點一旦轉化為實踐,不僅會給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對未來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也會產生破壞性的作用。只有把對社會思潮的評析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結合起來,才能幫助人民群眾提高識別理論是非的能力,增強抵制錯誤思潮蠱惑的自覺性,同時拉近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人民群眾的距離。 堅持 “一切依靠群眾”,示范引導群眾開展自我教育 引領社會思潮,固然要對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解疑釋惑,但是不能把人民群眾當作被動的 “迷途羔羊”,居高臨下地說教。應相信群眾,尊重人民群眾自我教育的權利。 “要善于疏導,注意發揚民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采取吸引群眾廣泛參與的方法、群眾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平等討論的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推動群眾自主思考和學習,辨清是非。為此,要積極發掘群眾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作典型示范,發揮有正能量的民間組織和個人的作用,發動群眾運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的現實成果和切身經驗講道理,使群眾在互相啟發、共同參與中受到教育。 堅持 “從群眾中來”,調查分析社會思潮現實根源 深入群眾進行調查研究,是引領社會思潮的基礎性工作。毛澤東同志曾指出:“做宣傳工作的人,對于自己的宣傳對象沒有調查,沒有研究,沒有分析,亂講一頓,是萬萬不行的。 ”因此,應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真正深入到群眾中去,開展廣泛、全面、深入和有針對性的調查,并在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分析、歸納和概括,這樣才能把握群眾的思想和心理狀態,把握社會思潮影響群眾思想的基本機制和方式,進而確定有效引領社會思潮的方法和途徑。 調查研究要采取科學的方法。毛澤東同志談到調查方法時曾指出,“應當采取走馬看花、下馬看花兩種方法”。這一思想運用到社會思潮的調研中,就是既從宏觀上把握社會思潮蔓延的基本態勢和特點,又要重點解剖那些影響大、受眾廣的思潮;既從宏觀上觀察、分析社會思潮的受眾,又要對一定的社會群體作具體分析。就具體方法而言,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要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特別是當今社會信息網絡化的特點,……學習、掌握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調研方法,如問卷調查、統計調查、抽樣調查、專家調查、網絡調查等,并逐步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調研領域,提高調研的效率和科學性”。 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持續推進,社會思潮作為社會變革及其衍生的矛盾在思想領域的映射,決定了對其調查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長期持續地調查,始終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 堅持 “到群眾中去”,正確疏導社會思潮基本走向 當前,大眾文化和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人們認知和交流方式的變化,也推動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的趨勢加強。我國社會思潮在傳播中日益以互聯網為主要陣地、與大眾文化結合,對于人們思想的影響往往滲透在日常生活中。適應這種變化,引領社會思潮,用科學的理論教育、引導大眾,關鍵是要提高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在宣傳教育的內容上,不能拘泥于理論的條條框框,不能簡單地對社會思潮作判斷、下結論,而要結合人民群眾的利益、權利及其普遍關心的現實問題,根據不同群眾的認知特點和思維能力,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研究社會思潮的理論成果作必要的轉化;在宣傳教育的語言上要通俗、“接地氣”,適當吸收民間話語,吸引群眾的興趣,幫助群眾更好地理解科學理論的思想內容;在宣傳教育形式上,采用感性化、立體化、互動性強的形式,利用多種載體如影視節目、公益廣告、動漫游戲、辯論談心、節日紀念等等,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思想;在宣傳教育渠道上,加強對各類媒體的管理和利用。鑒于互聯網已成為輿論斗爭的重要戰場,當前要把互聯網作為重點,積極利用手機短信、QQ群、微信、博客、播客、微博、論壇等群眾常用的接受信息渠道進行引導、宣傳,及時解答人們思想上的疑惑,組織力量回應社會思潮的多種觀點,批駁各種錯誤觀點。 在引領社會思潮中堅持 “從群眾中來”,把握社會思潮的發展變化,把握群眾的理論需要,選擇正確的方法和路徑;堅持“到群眾中去”,向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動員群眾自覺抵制錯誤思潮的侵蝕,這個過程不斷反復、循環,引領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才能不斷增強。(楊軍 謝 冕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