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邊學邊查邊改,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原則。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來看,邊學邊查邊改是一個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良性互動循環”過程。教育實踐活動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活動一開始就堅持邊學邊查邊改,并貫穿始終,確?;顒硬惶?、不空、不偏,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邊學邊查邊改,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印證的環節鏈。邊學邊查邊改,強調的是“邊”,亦即是“同時”,即三者要同時進行,不可相互割裂、孤立推進,那種非此即彼、相互對立的認識是片面的。在實踐中,一些同志一說學習,就一古腦兒記名詞、背概念,就是不結合單位和個人的實際,知與行、查與改相脫節,把“查”撂到一邊,更別說“改”了。這本質上也是一種形式主義。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學習遠離實際、遠離問題,缺乏現實針對性;讓群眾感到教育實踐活動離他們太遠,看不到學習者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的誠意,不能從活動中看到黨員、干部的新變化、新氣象。所以,潼南的教育實踐活動一開始就反復強調要“邊學邊查邊改”,并把它作為一條重要原則貫穿于整個活動的始終。 邊學邊查邊改,前提是要真學實學深學,把握精髓。知為行之始,學為用之先。黨員干部要做到正風先立學、治弊先醒腦,緊密聯系國情、市情、縣情實際、聯系當前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聯系個人的思想和工作實際來學習,廣泛開展討論式學習、調研式學習、體驗式學習,找準存在問題和差距的思想根源,獲得新的感知和啟示,用端正的學風引領和促進作風的轉變。 學習要分層次、分重點、分緩急。首先,要原原本本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內容、觀點和原則,學習中央、市委關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指示精神,努力在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下功夫,提高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其次,學習要扣緊主旨、突出重點、把握精要。每位領導干部一定要靜下心來,帶著問題和思考,集中研讀《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學習深刻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核心要義,深刻理解和掌握黨的群眾路線的豐富內涵,深刻理解和掌握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方法,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再次,還要學經驗、學先進、學典型。當前要重點學習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同志。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與焦裕祿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做到深學、細照、篤行。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凡事探求就里、“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邊學邊查邊改,關鍵是要“邊查”。只學不查,等于無的放矢。只有邊學邊查,才能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問題導向整改。查,就是查擺問題,查所在地區、單位的問題,查個人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存在的問題,重點查貫徹群眾路線、為民辦實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體說,就是要在深入學習、領會文件精神的基礎上,緊緊圍繞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對照黨章、對照廉政準則、對照先進典型和反面案例、對照群眾意見、對照基層和市場主體的需求,采取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等方式,認真查找“四風”問題具體表現。要注重從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中查找“四風”問題,從平時習以為常的小事和枝節中查找“四風”問題,真正把問題查清楚、想明白。 當前,各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黨員干部,要對照中央頒布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市委出臺的黨員干部政治紀律“八嚴禁”、生活作風“十二不準”等有關規定進行檢查,農村基層組織還要對照《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進行檢查。當前,要把焦裕祿作為一面鏡子,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反復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祿同志看齊,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 邊學邊查邊改,最終要落足到“改”。學深學透了,查到了問題,看到了危害,不能把問題掖著、藏著、拖著,要立說立行、說改就改、改出實效。否則,就會讓“熱問題”變成“冷問題”,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把“新問題”拖成“老問題”。 潼南縣從活動一開始,就堅持問題導向,敢于較真碰硬,大力解決突出問題。一是給力“五個專項行動”。全縣組建20個小組、檢查91批次,正風肅紀查處干部69人,出臺公務接待管理、機關會風、“三公”經費管理等20多個制度;對22個鎮街實行分類考核,取消綜合考核項目25個;干部下訪群眾,化解市、縣積案41件,幫扶救助困難群眾、為基層群眾辦實事2600余件(次);清減村級事務83項,調整軟弱渙散“兩委”干部23名,建成規范化便民服務中心和公共服務中心131個。二是開展“五大主題活動”——開展“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執行力”主題實踐活動,4名作風好、執行力強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7名副處級干部因工作不力、紀律渙散被免職或調整崗位。開展“我承諾、你監督”活動,10名牽頭領導、14個責任部門把45項重點工作完成時限在縣內媒體公開承諾,置于群眾監督之下。開展“走進農戶”活動,全縣機關黨員干部“一對一”幫扶困難戶,累計走訪群眾6萬余人次,幫助困難群體解決具體問題4300余件。開展“和美潼南”志愿者服務活動,成立38支志愿服務支隊和523支志愿服務分隊,開展志愿服務3000余場次。啟動“爭先進、比貢獻,從我做起”專題學習活動,請全縣5位先進人物作報告,現身說法,號召全縣黨員干部向15位身邊好干部學習,爭當先進。三是開展攻堅遺留問題。通過土地出讓、壓縮“三公”經費等方式籌資償還政府債務14.23億元;加快安置房建設,建成2816套,安置了1998年以來上萬名失地農民。四是開展閑置土地、非法建設、稅費欠繳、城鄉低?!八捻椙謇怼?。清理并處置工業、城市閑置用地40宗、2000余畝;清理城鄉違法建設4557戶,66.5萬平方米;征繳歷年拖欠稅費3.95億元;全面完成城鄉低保核查清理,取消1.9萬余人,保障比例城市由15.57%下降到4%,農村由4.3%下降到3.9%,做到應保盡保、該退必退。 總之,邊學邊查邊改,使廣大黨員干部從理性上認識群眾路線的規律性、必要性,從查擺問題中尋求治本之策,從整改中改進工作作風,從而形成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良性循環”,不斷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豐富理論,并貫穿于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堅持這一原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將充滿活力、取得實效,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形成密切聯系群眾、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辛國榮 作者單位:重慶潼南縣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