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芳曼 核心閱讀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重點修訂了法律責任,拓展了追責范圍,細化了追責情形,加大了處罰問責力度,這彰顯了黨和政府保證食品安全、捍衛人民身體健康的決心。在具體實施層面,“最嚴肅的問責”是如何追究責任的?又該如何厘清職責,明晰邊界,真正將食品安全責任落到實處?請看記者調查—— 各個環節全覆蓋 杜絕問責隨意、不規范現象,問責的領導層級更高,責任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會被問責 2015年12月,曲靖市某鄉鎮內一農業莊園擅自釀酒發生安全事故。經查實,該公司并未獲得酒類的生產許可證,沒有取得任何生產經營酒類的合法證照,也沒有設置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事故發生后,除了對公司負責人進行追究外,還對6名相關干部進行了問責,涉及到多名科級干部,并責成政府、相關負責部門做出書面檢查。 “新《食品安全法》出臺后,問責的范圍更廣、內容更細,問責的領導層級也更高?!币晃灰痪€執法人員表示,“問責不再是我們基層的事,負有直接監管責任、分管食品安全的鄉鎮領導等都有可能被問責?!?/p> “新《食品安全法》對問責的各個環節都做出了規定,承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工作的技術機構、技術人員違反規定,提供虛假監測、評估信息的,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食品檢驗機構、食品行業協會進行虛假宣傳等都會被問責?!鼻甘绪梓雲^市場監管局紀委書記吳吉芳告訴記者,“就比如說,幾年前,一個學校食堂發生食品安全事件,被問責的都是學校食堂工作人員、學校負責人等。而現在,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件,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食品安全監管負責人等都會被納入到問責范圍內?!?/p> 監管職能三合一 整合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等機構和職責,解決多頭監管、職責不清等問題 在過去,食品安全的監管鏈條上,涉及食藥監管、工商局、質監局、衛生部門等多個部門。去年,云南129個縣、市、區全部完成了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等機構和職責的“三合一”整合,過去分散在工商、質監、衛生的部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集中到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叭弦弧苯鉀Q了多頭監管、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等一系列問題,卻也讓基層執法人員“身兼數職”,工作業務量急劇增大。 “基層工作壓力太大,部分執法人員現在怕被人問責,也怕問責別人?!鼻改晨h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人坦言問責基層一線的難處,他給記者算了一下,“在轄區內,一個監管人員直接面對的市場主體就有500多戶,很容易存在監管死角,可一旦出問題,就是監管不到位。一問責,基層工作人員很容易有情緒,認為是‘背黑鍋’?!?/p> “新《食品安全法》有些條款的處罰起點很高,像第一百二十四條,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云南很多地方還很落后,有些時候發現一些小經營戶賣了過期商品,但這些商戶全部身家都還沒有5萬元,如果完全按照標準,可能會引起更大的社會矛盾,如果不依法處罰,最后追究起來,還是我被問責?!币幻鶎訄谭ㄈ藛T告訴記者。 “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三小’食品和農村自辦筵席歷來就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矛盾突出、安全隱患大的‘短板’。新《食品安全法》雖然對相關違法情形有處罰規定,但并沒有細則,導致無法落實,到了最后,‘板子’還是會打到干部身上?!眳羌颊f。 厘清職責重落實 建立約談和問責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加強地方政府責任意識 不久前,吳吉芳在去鄉鎮檢查的過程中,發現有一個月餅生產廠并未按規定存放食品,轄區基層市場監管所責令整改后,該廠仍未整改。在了解相關情況后,吳吉芳立即約談了該鎮分管領導和直接監管所領導,并責令該轄區監管所督促整改。 據介紹,為了進一步強化食品藥品安全責任意識,曲靖市研究制定了《食品藥品安全黨政同責地方政府負總責實施意見》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約談及問責辦法(試行)》,正式建立起了約談問責機制?!凹s談和問責機制的建立既是一道緊箍咒,也是一種提醒。哪一種情況問責誰、怎么問責都清清楚楚,才能消除我們基層干部的‘背鍋’心理?!鼻甘姓嘲厕k主任、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繆應虎說。 另一方面,針對基層一線人員身兼數職、難以兼顧的問題,繆應虎告訴記者,新文件的出臺,將促進基層監管機構和一線執法機構的建設,基層一線執法隊伍人員編制將占縣(市、區)市場監管局編制的70%以上,各地還將根據本地監管任務實際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用協管員。 同時,曲靖市政府還將和各縣(市、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簽訂責任書,縣、鄉、村再層層簽訂責任書,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工作在各級地方政府綜合目標考核、社會綜合治理考核、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的權重?!暗胤秸呢熑我庾R一定要加強,厘清部門職責,明確事權劃分,明晰監管邊界,才能真正保證責任落到實處?!笨姂⒄f。 摸清執行的難,找準職責的邊(短評) 食品安全工作,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要切實捍衛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各相關部門必須認真履行食品安全職責。 然而一說起“問責”,基層執法人員也有很多難處。食品從業者的門檻低,標準和要求卻高,這個矛盾給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帶來了“難題”,而一線工作人員恰處于這個矛盾中心。在過去,很多地方問責相對比較隨意,問責基層比較多,有“交差應付”的嫌疑?,F在從嚴問責當然好,但必須明確“如何問責”“責任怎么劃分”。 問責要嚴起來,還需實起來、細起來。只有真正確保責任追究實現制度化、規范化,才能形成有針對性、操作性和執行力的問責機制。也只有將責任劃分落實落細,明晰從政府到個人的權責邊界,才能保證問責的公平和有效,真正強化責任意識,激發基層執行的主動性……(記者 李茂穎) |